黃河岸邊,文化綿延不絕;賀蘭山下,文脈生生不息。
一座有人文氣息的城市,必然少不了資源稟賦、文化底色。文學與城市同頻共振、相互成就,才可以描摹出城市的“根”和“魂”。如今,連續舉辦三屆的“寧夏城市文學周”活動再次在石嘴山揚帆啟動,以城市文學賦能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城市積蓄前行的力量。連續數年開展的這場星光熠熠的文學盛宴,不僅推動了石嘴山城市文學、工礦文藝的“跨界出圈”,還讓更多的人進一步了解、認識石嘴山的光輝歷史、璀璨人文,擦亮了石嘴山城市文學品牌,推動著石嘴山城市文學高地的崛起。
城市文學的傳承歷久彌新,為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皩幭某鞘形膶W周”活動以賀蘭山、黃河為時代人文背景,搭建起文學交流的橋梁,邱華棟、柳建偉、老藤、劉亮程、郭文斌等眾多文學名家心懷熱忱來到石嘴山,和眾多文學愛好者展開真誠對談、交流創作心得,讓創作的靈感不斷擦出火花。大家敞開心扉,暢談石嘴山城市文學、工礦文藝發展,為“城市文學賦能高質量發展”籌謀劃策,探討文學與影視、文創等產業多元化的融合發展,深入挖掘工礦文藝、城市文學的時代價值與內涵,點燃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激情?;顒痈俏艘淮笈贻p作者、熱心讀者和高校學生,他們與眾多名家面對面交流,熱議優秀文藝作品,品讀石嘴山文學之美,激發情感共鳴,為石嘴山文學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城市文學的創新奔騰不息,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一路不懈探索,一路銳意求新。近年來,石嘴山文藝工作者在發展城市文學、豐富工礦文藝創作的引領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深入工礦企業、街頭巷尾,感悟石嘴山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深入感知石嘴山高質量發展背后的溫度,以高超的文學手法反映時代風貌,一批展現石嘴山城市發展新氣象的優秀作品噴涌而出:電影《綠皮小火車》、反映煤礦發展歷程的《烏金時代》等等。文學名家的點評、指導,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都激勵著寧夏、石嘴山的文藝創作者們筆耕不輟、銳意進取、勇攀高峰?;顒优e辦以來,石嘴山大地更是涌現了陳斌、楊阿敏、楊莉等一批文學新人,文學創作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作家、讀者、影視及相關從業者加入進來,探究石嘴山城市文學、工礦文藝的精神價值和美學意蘊,一起站在新的起點上,共同擘畫文藝藍圖,奮力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石嘴山篇章的壯美畫卷。
城市文學的熱土生機勃勃,為高質量發展拓寬空間。石嘴山,資源稟賦豐厚獨特、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山水交融鐘靈毓秀、人文才俊群賢薈萃,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富礦”資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匯聚文學名家、名刊名編輯的“智”力,石嘴山持續釋放蘊藏的強大創作能量,廣大文學創作者涌動著真摯的文學情感,飽含著蓬勃的內生動力,持續深入挖掘石嘴山蘊含的人文情懷,在歲月荏苒中緊貼生活、感應時代,兼容并蓄、不負韶華,不斷創作出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文學作品,如那守箴的《大雪歌》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楊軍民小說集《只想和你唱秦腔》、薛青峰散文集《無窮的遠方》等作品都頗有影響,無不展現出新時代石嘴山的氣韻和風采,以高水準的文藝作品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顒拥某掷m舉辦,彰顯出石嘴山文學創作對城市發展的價值,讓文學與影視等其他藝術在交流融合中相互啟迪、不斷升華,帶來別樣的藝術繁榮和充沛的情感共鳴,滋養著渴望文藝之美的心靈,為石嘴山高質量發展貢獻文藝力量。
時代車輪滾滾前行,文學潮涌生生不息。黃河之畔、賀蘭山下的這次文學盛舉,不僅為推動石嘴山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提氣聚力,更是見證著石嘴山城市文學、工礦文藝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風貌。在這片人文薈萃、底蘊深厚的沃土上,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忘創作初心,攜手山河同行,必將在不斷賡續綿延石嘴山文脈的過程中,書寫石嘴山城市文學、工礦文藝的絢麗篇章!
來源:石嘴山市新聞傳媒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