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展開聯合演訓,對 “臺獨” 分裂勢力發出嚴正警告。然而,美國、歐盟、日本等卻顛倒黑白,聲稱中方 “以武力改變現狀”,對中國正當的主權行動橫加指責。這些外部勢力為何集體跳腳?在這場圍繞臺海的博弈中,哪些國家可能成為中國的潛在支持者或中立方?
美國:霸權邏輯下的 “以臺制華”
近年來,美方通過?對臺軍售、政客竄訪、推動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等手段,不斷掏空“一個中國”政策。
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近期出訪亞洲,不僅在菲律賓部署 “堤豐” 中程導彈系統、強化美日軍事同盟,更公開宣稱要在臺海構建 “可信的威懾體系”,暴露其通過軍事圍堵打壓中國的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 “美國優先” 政策正重塑全球關系,其一面逼迫盟友增加 “保護費”,一面借臺海問題煽動對抗,試圖以 “分裂臺灣” 牽制中國發展。正如外交部所言,美國才是臺海和平的真正破壞者 —— 既想享受一個中國政策的紅利,又不斷向 “臺獨” 勢力釋放錯誤信號,這種自相矛盾的霸權行徑,正是其對中國演訓反應激烈的根本原因。
歐盟:戰略跟隨下的 “盲目站隊”
歐盟此次緊隨美國步伐,借 “反對武力改變現狀” 指責中國,實質是將臺海問題納入其 “戰略羅盤” 計劃的政治操作。盡管歐盟與臺海并無直接利益關聯,但其近年來試圖通過介入亞太事務提升國際話語權,不惜充當美國的 “戰略附庸”。
然而,歐盟的表態刻意回避了一個關鍵事實:臺灣是中國內政,而非國際議題。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明確指出,破壞臺海穩定的是 “臺獨” 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的縱容,而非中國的正當維權行動。歐盟若繼續無視國際法和自身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承諾,只會淪為美國霸權的 “應聲蟲”,損害中歐關系的政治基礎。
部分成員國受美國裹挾,但歐盟內部并非鐵板一塊:德國、匈牙利等國主張務實對話,而法、英等國更傾向對華強硬。
日本:歷史罪責與地緣野心的雙重驅動
日本對中國演訓的指責尤為刺眼 —— 這個曾對臺灣實行殖民統治、為臺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的國家,如今卻以 “地區安全” 自居,甚至宣稱 “臺海和平對日本至關重要”。其真實目的有二:一是借美國 “印太戰略” 突破戰后和平憲法束縛,加速軍事化進程(如將防衛費提升至 GDP 的 2%、部署遠程導彈);二是妄圖通過干涉臺海事務,維系其在東亞的地緣影響力,甚至重溫 “勢力范圍” 的舊夢。日本部分右翼勢力仍抱有殖民臺灣的歷史情結,對中國統一抱有根深蒂固的抵觸。日本的指責實為?轉移國內矛盾、為擴軍備戰制造借口?。
中國外交部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對中國人民負有歷史罪責,更應在臺灣問題上謹言慎行。但從其近期與美國強化軍事協同、炒作 “臺島有事即日本有事” 來看,日本正甘心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 “馬前卒”,這種危險行徑不僅危害地區和平,更將自身置于歷史錯誤的深淵。
堅定支持者:戰略伙伴的力挺?
?俄羅斯?:中俄在反對霸權主義上高度協同,俄外交部多次表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作為“鐵桿朋友”,巴方始終在涉臺問題上明確支持中國。
?中亞與中東國家?:如伊朗、敘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基于反對外部干涉的原則,支持中國主權主張。
中立方:不選邊站的務實選擇?
東盟國家?:除新加坡外,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堅持“一個中國”,但主張和平解決爭端,避免卷入大國對抗。
?非洲與拉美國家?:超過50國在聯合國歷次涉臺投票中支持中國,這些國家更關注發展合作,拒絕成為西方政治工具。
?“沉默的大多數”?
許多發展中國家雖未公開表態,但通過?拒絕聯署反華聲明、擴大對華合作?等行動,間接表達對中國的支持。例如,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在能源、基建領域與中國深化綁定,凸顯經濟利益優先于意識形態站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