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先生在鄭州城市高架上,經歷了驚險一幕,他說他都不敢開車了。
事情發生在3月27日晚高峰時段,鄭州城市高架上,王先生開著自己買了還不到2年的小鵬G6,以80公里時速行駛。
突然,車輛儀表盤顯示“動力系統故障”,從80碼降至20碼,王先生怎么踩店門都沒有反應,雙閃還好開啟了,但是方向盤和擋位全部鎖死。
這意味著,車輛要在車輛來來往往的高架上雙閃停車,后方車輛不得不變道避讓,車輛貼身而過,非常危險,王先生心有余悸。
在聯系了小鵬400客服后,說要斷電重啟,可斷電之后,車輛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王先生只好叫拖車拖走車輛。
王先生和車企交涉,這輛車累計行駛里程1.2萬公里,但是已經進行過3次維修,包括前懸架減震器更換、處理主駕位漏風問題、后擋風玻璃密封補強等。而這次的動力系統故障,卻是最嚴重的,如果在高速上,遇到這樣的問題,又該怎么辦?
經4S店檢測,此次故障系線束燒壞。
但是王先生很懷疑,車輛正常行駛,怎么會燒壞呢?會不會存在質量缺陷?而且這樣的問題是偶發還是批量的,廠家應該對此進行檢測并召回,如果等到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再做處理,車主的生命又該如何?
小鵬強調是偶發性問題,4S店說賠償1000元積分。
王先生的車已經修好,但是王先生不敢再開了,他希望換車或者退車。
2
網友評論:
“米方唱罷,鵬登場。
國產新能源車還是隱患重重。
一會兒小米一會兒小鵬,再過十年電車的質量穩定與隱患能解決嗎?
感覺電車現在應該放慢更新換代速度,要把重心放到質量上來。為什么我一直不敢換電車?就是因為感覺電車企業已經有點急功近利了。
死機了,電子產品就這樣。
應該給換車。
油車只要不停產就不會選擇新能源汽車。
為啥要買拼裝廠生產的車,買也買有經驗有技術有實力的。
這“智”那“能”的,就是一個加大版老頭樂而已…
生死十分鐘,1000積分做補償,維修后不保證還會發生同樣事件,這是拿別人的生命當兒戲嗎?無語了。
電車還是不太靠譜,再說興起時間不長,電子元器件越多越容易出故障,不接受反駁!
新能源車不能買,我還是買油車安全,遠離新能源。
核心部件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東西。
感覺還是買傳統車企好點,配置看上去不好看,但是穩定性還是會好點。
要是在高速上完犢子了。
差點出事賠1000,真的出事隨1000。
建議出現一次非車主原因導致的行車或傷亡事故,就罰一次廠家并在媒體公告,以杜絕不成熟技術危害國人。
廣大群眾,??放雪亮點吧,新能源車不可取。
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成熟。
還是買有十幾年造車經驗的大廠的車放心。暫時還是開油車的好,等油車不生產了再換電車吧。
好多人買了車,只知道開不知道檢修,也不能完全怪車企。
越復雜的設計越容易出問題,越易用的越有安全問題,軟件一定是不可靠的,這個是定律,所以行車安全相關的設計必須要有最終手動的。”
3
對于新能源車,消費者的態度是喜歡它的冰箱沙發大彩電,以及智能駕駛系統等智能化配置,外觀也是時尚大氣,同時提速快動力強,對比燃油車就像是上個世紀的產物。但同時,新能源車更新迭代速度太快,很多產品并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發布會的時候各樣都好,實際使用這毛病那毛病,同時也因為新能源車的特性,一些事件被捂著,消費者也不知情。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有一些新能源車品牌做得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銷量口碑都很好。
所以在購買的時候,消費者還是要謹慎,多方判斷,不要被一些外表給吸引,而是要選擇最靠譜的品牌。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