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新四軍各部展開鞏固和發展解放區的重任,這時大部隊跟隨陳老總北上,當然留在華中地區的新四軍也不少。
由此成立華中軍區,繼續在當地展開發展、戰斗等任務。這時陳老總率領大部隊走了,這里勢必要有一人獨當大任。
而在新四軍部隊,第一師師長因為作戰出色表現走進人們的視野,他就是粟裕將軍。所以他擔任司令員肯定沒問題,而且此事毛主席同意,組織需要,粟裕自然不負眾望。
只是當粟裕聽到副司令員人選時,他卻認為:“我應該為副手,他為司令員。”他是誰?粟裕為何這么說?
他就是張鼎丞,他生于1898年,是一戶貧農家庭出身。生活條件不佳,張鼎丞更需要積極努力面對生活,從而改變自己的處境,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道路。
對于他來說,幸運的是有機會在本村讀書,私塾和初級小學念了,已經超出當時很多貧農孩子不少,后來他聰明智慧,還進入了高級小學就讀。
這在當時的社會難得,再次回到家鄉,張鼎丞可以說學有所成,并在1924年的時候,擔任了金砂公學的校長。
畢竟是接受過教育的人,張鼎丞想要在動蕩的環境中獨善其身不太可能,隨著思想影響,他甚至還想過投考黃埔軍校,也便是想投筆從戎,繼續提高自身力量,以應對革命路上的種種威脅。
只是張鼎丞的投靠之路坎坷,等他到達指定地點,招生的時間卻過了,最后他只能是希望落了空。
既然如此,張鼎丞只能為自己謀份生計,而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顯然有文化是有飯吃的,于是他就在大埔縣當起了小學教員。
而在這期間,張鼎丞革命的腳步沒有停止,反而遇到我黨一些人士,他革命的腳步將更加堅定。
還有張鼎丞讀了許多進步書刊、書籍,思想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無論我黨的局勢如何變化,他自是那奮不顧身之人。
這不1927年,我黨形勢嚴峻,老蔣大打出手,對我黨影響很深,可盡管如此,張鼎丞還是選擇加入我黨,此后聽從組織命令,展開革命任務。
時局影響,壯大革命隊伍顯得極為迫切,這時根據組織調動,張鼎丞回到了熟悉的家鄉金砂,在這里他秘密發展我黨黨員,為我黨的隊伍擴大做出巨大貢獻。
可以說他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為紅軍部隊貢獻重要力量,更提升了我黨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影響力。
而后在紅四軍進軍福建時,張鼎丞的作用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紅軍部隊什么都缺,張鼎丞因此做出巨大補充,就是部隊人數增長也是他的原因。
因此張鼎丞的名字,被毛主席熟知,而他的革命工作展開,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贊賞。
后來紅軍長征,張鼎丞并不在隊伍里,但他卻是被組織賦予重望。在組織看來,張鼎丞應該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繼續堅持發展。
此后張鼎丞便在南方與戰士們展開游擊戰,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他們何嘗不是經歷種種磨難和坎坷。而他們的杰出貢獻和出色作戰能力也被組織上看在眼里。
那么這時的張鼎丞已經在我軍名聲大震,是黨組織放心的一位,抗日戰爭開始后,他是新四軍第二支隊司令員。
也是在這一時期,張鼎丞與粟裕相識,并搭檔共同參與接下來的抗日戰爭。
當然這個時候,粟裕的名聲顯然比不上張鼎丞,但他的能力不用多說,我黨這兩位重要人物共同參戰,自然是戰績突出,立下赫赫戰果。
縱觀張鼎丞的革命經歷,他的資歷顯然更老,而且在新四軍時期,他曾是粟裕將軍的上級。
而粟裕將軍生于1907年,在年齡上,張鼎丞是他的長輩。雖然粟裕也是在1927年加入的我黨,但論起他們在紅軍時期的貢獻,顯然張鼎丞要更甚。
考慮到這些,1945年組織上在任命華中軍區司令員的時候,粟裕便認為,應該由張鼎丞擔任,而自己可以當副手。
當然粟裕考慮到的資歷等問題,組織上也有想過,但就當時的作戰局勢考慮,顯然軍事上的事情,粟裕更熟悉一些。
最后粟裕讓出司令員一職,第二次上報后,終是得到了組織的同意。
不過不管職位如何,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而后他們率部參與作戰,終是立下赫赫戰功。
縱觀粟裕將軍的一生,他的身經百戰,立下的戰功恐怕說都說不完,但在職位高低等方面,他卻有著自己的堅持。
而且不只是在張鼎丞這里,他與陳老總的事情我們也耳熟能詳。當時是在解放戰爭后期,原本陳老總已經擔任要職,而且還去了中原軍區,可是粟裕還是堅持要讓陳老總掛名華野司令員。
而自己還是副職。總之在他這里,職位高低似乎顯得沒有那么的重要,憑實力說話,他更尊重著自己的每一位上級。
還有粟裕將軍的功績很多,但他沒有說時常提及,甚至拿出來張揚。反而他不居功自傲,并認為戰斗的勝利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當然戰友的配合也是關鍵所在。
對于粟裕,想必我們都已了解,他與我黨重要將領、戰友等都建立了良好的聯系,他尊重他人,而他的功績和貢獻也應得到我們每個人的尊重。
說回張鼎丞,他是我軍革命時期的重要將領。新中國成立后,他去到地方工作,因此錯過授銜,如若沒有,想必和粟裕大將應該也差不多。
在我國建設工作中,張鼎丞同樣兢兢業業,并始終保持著艱苦的革命斗爭精神。
這份精神延續,他深知為革命犧牲的戰士們,便嚴格要求著身邊的每一位。
對于自己的子女,他亦是如此。張鼎丞可以說是一個嚴父,從沒有想過要溺愛,更沒有想過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得到些什么。
他只求子女們好好學習,提高自己的本事,不僅通過自己的雙手闖出一片天地,更要通過自己的能力為國家做出貢獻。
在地方工作期間,他深入百姓生活,親自查看他們的生活情況。一次下鄉,張鼎丞看到倒在路上的成熟水稻,他與警衛員小心翼翼的呵護著,是老百姓的勞動成果,他們還將其扶了起來。
因此張鼎丞在地方工作時,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名聲,盡管他后來回到北京工作,老鄉也會找上門。
張鼎丞從不會覺得麻煩,相反他熱情招待,生活上如果有什么困難,他也是盡可能的幫助。
甚至直到老鄉回家,他也為其安排好一切,買好了車票,甚至還給路費。當然這都是他自己的想法和自己錢財。
可是張鼎丞自己,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風格,只要是能用的他肯定不會隨意丟棄。就是身上已經打滿了補丁,在張鼎丞這里,一樣能穿下去。
張鼎丞一生為革命付出,新中國成立后,繼續為國家建設貢獻。
無論粟裕將軍的職位如何變化,他始終尊重著這位老上級,他的精神也將讓人牢記于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