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醫理論中,人體的生理機能與自然界的十二時辰緊密相連。每個時辰都對應著不同的臟腑經絡,遵循十二時辰的養生之道,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最佳狀態。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這一蘊含千年智慧的養生法寶。
子時(23:00 - 1:00)
膽經當令。此時是膽經排毒的關鍵時刻,人應進入深度睡眠,讓膽經得到充分休息。熬夜會影響膽汁的新陳代謝,長期如此,不僅會導致皮膚粗糙、出現黑斑,還會損害膽的功能。
丑時(1:00 - 3:00)
肝經當令。肝主藏血,此時肝臟開始排毒、養血。熟睡有助于肝臟更好地發揮作用,為身體各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若此時未入睡,血液無法歸肝,易導致肝火上升,出現煩躁易怒、頭暈目眩等癥狀。
寅時(3:00 - 5:00)
肺經當令。肺朝百脈,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至全身。此時人體氣血由靜轉動,肺功能最為強大。老年人此時易醒,可能與肺氣不足有關。此時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擾動陽氣。
卯時(5:00 - 7:00)
大腸經當令。天已大亮,是起床的好時機。此時大腸蠕動旺盛,喝一杯溫水能促進排便,排出體內毒素,保持腸道清潔,預防便秘和腸道疾病。
辰時(7:00 - 9:00)
胃經當令。這是吃早餐的黃金時間。經過一夜的消化,胃中基本排空,此時食用營養豐富的早餐,能為身體補充能量,促進胃的消化功能。長期不吃早餐易損傷胃氣,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巳時(9:00 - 11:00)
脾經當令。脾主運化,將胃消化后的營養物質輸送至全身。此時工作學習效率高,可適當進行腦力活動。但需注意避免思慮過度,以免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導致食欲不振、腹脹等問題。
午時(11:00 - 13:00)
心經當令。心主神明,此時心經氣血最旺。適當午休,哪怕只有20分鐘,也能養心安神,讓下午精力充沛。過度勞累會損耗心氣,影響心臟健康。
未時(13:00 - 15:00)
小腸經當令。小腸分清泌濁,將食物中的精華吸收,糟粕送至大腸。此時可適當補充水分,促進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申時(15:00 - 17:00)
膀胱經當令。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此時應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排出體內毒素。同時,可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激發膀胱經的活力。
酉時(17:00 - 19:00)
腎經當令。腎為先天之本,此時腎經氣血最為旺盛。可適當食用一些補腎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同時,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以養護腎氣。
戌時(19:00 - 21:00)
心包經當令。心包經代心受邪,此時可進行一些輕松的活動,如散步、聽音樂等,放松身心,保護心臟。
亥時(21:00 - 23:00)
三焦經當令。三焦是人體臟腑的總指揮,此時應準備休息,讓身體進入放松狀態,為第二天的生活儲備能量。
十二時辰養生法是中醫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只要我們順應天時,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讓生命煥發出勃勃生機。【婦幼健康科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