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現在義務兵服役期只有兩年,可新兵入伍訓練卻從原來的三個月延長到了現在的六個月呢?
大家都知道,今年征兵格外嚴格,尤其是“五維四型”新型定兵系統,很多新兵得經過全面評估才能進入部隊。
不少孩子政治考核、體格檢查、役前教育都沒問題,但就因為“五維”系統評估排名靠后,沒能定兵,這備受關注。如今兵員素質相比以往,肯定是提高了,畢竟時代在發展,不可能下降。
從1999年起,義務兵服役期有了變化,以前陸軍三年、海軍四年,現在統一改成兩年。服役時間縮短了,不過大家也注意到,前些年新兵訓練三個月就下連隊,現在卻是六個月。義務兵服役兩年,光新兵訓練就占了六個月,而且快退伍的最后一年,有些戰友可能會放松要求,這樣算下來,在部隊真正履行任務、開展工作的時間也就一年多一點。
為啥訓練時間從三個月延長到六個月呢?估計很多戰友都有這個疑問,特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兵的戰友。
我個人覺得,以前新兵訓練三個月就下連隊,之后各連隊根據自身專業和崗位,對新兵進行相應訓練。比如步兵旅下屬的步兵營,除了步兵連,還有槍連、炮連、車隊等,新兵要適應不同工作。但三個月的訓練,導致新兵訓練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延長到六個月,應該是想在新兵到連隊、進入專業崗位前,提升整體訓練水平。
其實新兵訓練,還沒成為正式軍人,現在增加的役前訓練,就是按照準軍人的標準要求新兵。役前訓練包括政治理論學習、基本隊列動作、心理素質培養、紀律意識養成等。役前訓練加上六個月的入伍訓練,這是一套非常專業的訓練流程。
入伍訓練的前三個月,主要是讓新兵從社會青年轉變為合格軍人。后三個月則有一些傾向性的專項培訓。軍隊會根據新兵在役前訓練和入伍訓練中的表現,將他們分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這樣有利于發揮他們的特長,提升部隊戰斗力。
只是有點遺憾,服役兩年,半年訓練,到連隊熟悉一陣又快退役了。我想,如果在役前訓練前,利用預備役或民兵訓練基地,提前開展一些隊列、體能、內務等訓練,或許能縮短新兵入伍后的適應期,直接進入專業培訓,這樣上戰場時戰斗力可能也不會受影響。
當兵從三年變為兩年,入伍訓練從三個月變為六個月,其中緣由確實讓人琢磨不透,也沒看到專業的解讀。大家對此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作者綜合公開信息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或者決策建議,個案均為化名。更多政策詳情可咨詢屬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等相關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