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來,張伯被便秘問題困擾的不行,一周只能排便個1~2次,每次排便還特別費勁。
和鄰居聊天的時候說起這事,鄰居讓他趕緊去醫院檢查,人家網上說壽命和排便的次數相關,便秘的人壽命短。
這個說法給張伯嚇得夠嗆,聯想到自己最近總是腹脹吃不下東西,還整天沒精神,十分害怕是不是已經患上了什么病,回家后趕緊打電話讓兒子回來帶他去醫院檢查。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排便困難的困擾,到底排便的次數跟壽命之間有沒有關系呢?
一、研究發現:每天排便超過一次,心臟病風險更高
《BMJ Open 》上發表過一項由北大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將我國CKB數據庫內48.7萬余名年齡30~79歲的受試者數據進行了調查,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了受試者的排便頻率,并進行了10年的隨訪。
隨訪期間發生了40347例缺血性心臟病、7972例主要冠狀動脈事件、8943例缺血性卒中以及15281例2型糖尿病等。
在調整混雜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相較于每天排便1次的受試者,每日排便次數>1次,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12%、心力衰竭風險增加33%、慢性阻塞性肺病風險增加28%、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0%、慢性腎病風險增加15%。
而每周排便次數<3次,也同樣會導致患病風險增加,會讓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冠狀動脈事件、缺血性中風以及慢性腎病的風險增加7~22%不等。
簡單來說,排便次數過多過少都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
二、什么樣的排便算健康?醫生說出幾點標準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徐志潔提醒,排便的次數并不是衡量健康的唯一標準,符合這幾個標準的排便才能算是健康。
顏色:正常的糞便顏色應該是黃色的,形態似香蕉一般。如果糞便顏色為紅色的話,可能是胃腸道出血所致;白色可能與肝膽、胰腺疾病相關。
性狀:健康的糞便雖然軟但是不會粘連便池,可以浮在水面上,水一沖就干凈。如果飲食攝入過多蛋白質的話,排出的糞便會變硬;碳水化合物較高的話,糞便則容易為糊狀。
味道:健康的糞便應該帶有微臭味,這是內里的細菌分解產生的糞臭素所致。素食主義者的味道會更淡一些,吃肉較多的人味道會重一些。
排便感覺:正常情況下,每次排便的時間應該在5分鐘內,且排便過程非常順暢,便后沒有排不干凈的感覺。
三、大便出現三個異常需警惕,或是癌癥信號
腫瘤專科醫生潘戰和表示,當糞便出現這幾個異常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很可能是癌癥發出的信號。
1、大便形狀改變
糞便突然變細或是帶有凹槽,可能是腸道內出現腫瘤導致糞便受到壓迫所致。
2、排便習慣改變
本身規律的每日1次或2日1次排便,突然變成一日多次或多日不排,或是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排完后有里急后重的感覺,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3、大便帶血
糞便內帶有異常的血液,一定要及時就醫!一般做個指檢就可以明確誘因。不要盲目認為是痔瘡所致,這樣很容易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很多腸癌患者的首發癥狀就是便血,但沒有及時引起重視,以至于讓病程持續發展到了中晚期。
排便是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排便可以作為健康的晴雨表,日常要多關注自己的排便習慣以及糞便形態,有出現異常要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北大學者分析50萬中國人,每天拉粑粑超過一次,心臟病風險更高》.醫諾維 2022-09-15
[2]《一天有兩個“排便黃金時間”!消化科醫生:有助預防肛腸疾病》.生命時報 2021-04-08
[3]《來自大便的3個癌癥預警》.腫瘤專科醫生 2024-06-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