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Troy Media網站3月31日文章,原題:對華貿易戰正傷害我們的糧食生產者,而渥太華用政治創可貼來應對 在有關美國政治馬戲表演層出不窮的新聞陰影下,另一場危機正在加拿大悄然上演。這場危機發生在我們的田地、谷倉和漁船上。中國已對加主要農業食品出口征收后果嚴重的反制關稅,包括谷物、油菜籽、豬肉以及龍蝦等海產品……這些不是抽象的,是對(加拿大)農民、漁民以及食品生產者實實在在、立竿見影的影響。
加政府的回應是什么?聯邦政府宣布將農業穩定基金的最高支付額翻倍。這聽起來不錯,但農業穩定計劃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設計缺陷。這是一場政治作秀,而非真正的經濟救助。相比之下,在美國威脅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后,渥太華迅速承諾為加拿大汽車行業提供一攬子支持。不平衡非常明顯。與電動汽車不同的是,人不能不吃東西。
我們不要假裝不理解這種情況。中方的報復顯然與加政府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有關。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渥太華配合華盛頓,與美國一道將矛頭對準中國,而現在我們的農民正為這種效忠付出代價。
若渥太華想展示對加農業的真正支持,需要重新考慮這一戰略。第一步,取消對華關稅;第二步,迅速與中國重新進行外交接觸。若我們的目標是像渥太華某些人暗示的那樣,經濟上更加自主、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現在就應付諸行動。(作者西爾萬·沙勒布瓦)
彭博社3月31日報道,原題:專家稱,全球貿易大變動,加拿大應“設法與中國合作” 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專家表示,盡管渥太華與北京之間存在一些分歧,但加強與中國的經貿關系符合加拿大的最佳利益。
戰略公司國際商業和地緣政治咨詢部主任杰夫·馬洪說,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盡管中加因貿易等爭端而關系緊張,但兩國間的經濟互補性不容忽視,“我們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但我們需要在多方面與中國進行外交和商業接觸。絕對需要設法對華合作,這樣才能從經貿關系中獲益。”
馬洪說:“我們正處于極為動蕩的時期……與美國之間的情況造成一些危機,也影響到加拿大作為主權國家和貿易國家的身份。與中國打交道時,在政治和經濟上會出現諸多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兩國外交關系可能依然緊張,但加拿大應該愿意“試探”中國是否愿意真誠地推進貿易談判。最近兩國之間的關稅行動已對加拿大出口商造成“嚴重損害”,尤其是在農業部門。(作者喬丹·弗萊格爾)
美國counterpunch網站4月2日文章,原題:特朗普關稅的成果——加拿大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系 特朗普反復無常的行為令達成真正持久協議的前景渺茫,加拿大須尋求更穩定的合作伙伴。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的中國應是選項之一,這將給加拿大帶來巨大收益。特別是電動汽車行業,中國的技術進步為加拿大提供了巨大機遇。中國電動汽車質量高、成本低,還有很好的電池技術。加拿大可向中國電動汽車部分開放市場,幾年后加制造商將采用中國最新技術。
顯然,在加拿大試圖松綁與美國數十年的經濟一體化關系之際,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但與中國合作無需猶豫。在這方面,特朗普可能幫了加拿大一個大忙。(作者迪恩·貝克,喬恒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