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政壇叱咤風云多年的內塔尼亞胡,是否真的迎來了他的“滑鐵盧”?
近日,特拉維夫地方法院的一紙傳喚,將這位身陷貪腐風波的總理推上了風口浪尖。他不僅以被告身份出庭,還面臨著欺詐、受賄和違反公共信任等多項重罪指控。也讓人們不禁猜測:這位曾經的政壇強人,是否真的走到了盡頭?
據央視新聞報道,內塔尼亞胡的貪腐案涉及多個方面,其中甚至與好萊塢制片人送上的好煙好酒有關。他被指控私下與媒體巨頭交換利益,以換取有關自己的正面報道。作為一國領導人,內塔尼亞胡的這些行動無疑是對“以身作則”這四個大字的極大諷刺。
然而,面對這些指控,內塔尼亞胡卻聲稱自己遭到了“政治迫害”。他堅稱,這些指控只是政治對手為了拉他下馬而編造的謊言。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早在2019年,以色列檢方就對他發起了訴訟。而自去年12月份以來,內塔尼亞胡已經出庭了21次,平均每個星期都要出一次庭。如此頻繁的傳喚,恐怕不是“政治迫害”所能解釋的。
以色列法院對內塔尼亞胡的頻繁傳喚,無疑表明他們已經掌握了相關證據,確認了他的犯罪事實。這種決心要把他關進監獄的架勢,也讓人們看到了司法機構對腐敗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同時,以色列國內對這起案件也分成了兩派。但民調結果顯示,高達三分之二的以色列民眾要求他立刻下臺,并且不允許他參加大選。這種一邊倒的輿論形勢,除了案件指控的影響外,更多其實是對戰爭的厭惡。
內塔尼亞胡政府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已經讓以色列站在了全世界的對立面。他剛談完停火就撕毀協議的行為,不僅讓巴勒斯坦方面感到失望,也讓國際社會對他的外交政策產生了質疑。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開始察覺到,導致沖突遲遲無法消停的,其實是內塔尼亞胡的野心。
更糟糕的是,內塔尼亞胡還遭到了國際刑事法院的通緝。該機構以“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向一百多個成員國下達了逮捕令,要求配合抓捕內塔尼亞胡。同為美國盟友的歐盟已經放話會配合國際刑事法院的行動,這導致內塔尼亞胡在飛往美國時甚至都不敢在歐洲停留。
如今的內塔尼亞胡可以說是眾叛親離。然而,他最大的靠山美國卻還沒有放棄他。今年2月在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第二天宣布:對協助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國公民或美國盟友的個人及其家屬,實施財政和簽證相關的制裁。
對于國際刑事法院對內塔尼亞胡發布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的逮捕令,以色列和美國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顯然,想要真正扳倒這位政壇強人,只能依靠以色列內部的司法機構。但即便如此,內塔尼亞胡仍然可以持續上訴,把時間往后拖延。這場“拉鋸戰”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出結果。
不過,無論結果如何,內塔尼亞胡的貪腐案和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強硬立場都已經對以色列的形象和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以色列民眾和國際社會都在期待著一個更加公正、透明和負責任的政府。而內塔尼亞胡的未來,也將在這場司法風暴中懸而未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