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4月2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東部戰區相關部隊出動遠箱火、殲轟機等裝備模擬打擊臺島重要港口、高價值軍事目標。軍事科學院專家付征南4月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海峽雷霆-2025A”演練最大的亮點是實施遠程火力實彈射擊,對“臺獨”勢力形成有力震懾。
東部戰區陸軍部隊按照演練計劃,位東海相關海域實施遠程火力實彈射擊演練。
東部戰區陸軍部隊按照演練計劃,位東海相關海域實施遠程火力實彈射擊演練,對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模擬臺島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解放軍公布的演習現場視頻顯示,東部戰區陸軍某旅聽令展開,受領任務的多輛箱式火箭炮向預戰地域快速機動。據報道,執行此次打擊任務的分隊,多次參加反“臺獨”軍事行動,去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火箭炮兵連”榮譽稱號。
據付征南介紹,箱式火箭炮有“越海殺器”之稱,具備6個顯著優勢:一是射程遠,最大射程可達數百公里,能從演習點位覆蓋整個臺島;二是精度高,配備了先進制導技術,其300公里內命中誤差可控制在1米以內,對島內關鍵目標完全具備精準打擊能力,確保“臺獨”分子無路可逃,無處可藏;三是火力猛,一次齊射可發射數十枚各型彈藥,形成強大的火力覆蓋和毀癱效果,對島內“臺獨”勢力產生重大震懾作用;四是機動性能好,目標相對較小,易于隱蔽,具有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五是用途多,可同時執行對海對陸目標打擊等任務;六是性價比高,與常規導彈相比,造價更低,具有“量大管飽”的突出優勢。
在聯合預警體系支撐下,戰區空軍多批多架殲轟機以戰斗編組前出,位臺灣海峽和臺島西南建立打擊陣位,模擬打擊臺島高價值軍事目標。
此次遠程火力打擊,突出新系統融合、新裝備運用、新戰法演練,重點探索多平臺協同突擊、多彈種復合打擊等戰法打法,全面提升火力快反和聯合精打水平,突出檢驗戰時控能源通道、斷補給要道、堵疏泊暗道能力,打擊取得預期效果。東部戰區陸軍某旅陶成龍表示:“我們根據作戰要求,與空軍、火箭軍等多軍種建立直接通聯,提高聯合火力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付征南強調,在遠箱火的加持下,“海峽雷霆-2025A”演練具有實戰化程度高、精打效能高、震懾效果高3個突出特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