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近日,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個相關主體,新增了一條執行標的高達31.3億余元的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為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天眼查信息顯示,加上此前6條被執行人記錄,張小泉集團累計被執行金額已超38億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樟生被限制高消費。
我們在《》一文中其實已經講過,張小泉如今困境不少,去年5月張小泉還曾發布公告稱實控人之一的張樟生不再擔任董事長,而由另一名實控人張國標之子張新程接任。
這家擁有近400年歷史的刀剪老字號,正在走進財務危機之中。
創立于1628年的張小泉,以刀剪產品著稱,是最早一批被國家商務部評為中華老字號的民族品牌,也是中國刀剪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2021年上市之初,張小泉市值一度沖至46億元,年營收7.6億元,凈利潤7873萬元。然而短短幾年間,這家百年老店風光不再。
天眼查數據顯示,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注冊資本僅1681.7萬元人民幣,卻背負數十億債務。這些巨額債務,主要來自于至其控股股東富春控股集團的激進擴張。
富春控股創始人張國標為張小泉法定代表人張樟生的哥哥,該集團近年通過頻繁質押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將大量資金投入物流、房地產等非主業領域,最終因項目回報不及預期導致資金鏈斷裂。
南都報道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張小泉控股股東逾期債務已超59億元,質押股份比例高達99.9%。同時,上市公司50.19%的股權被凍結,控制權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即便業績連年下滑,張小泉仍堅持大額分紅,三年累計分紅1.4億元,這顯然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質疑。
從管理層構成來看,張小泉具有典型的家族企業特征。張小泉的實際控制人包括張國標、張樟生和張新程(張國標之子)。其中,張樟生已被19次列入限制消費令;張國標不僅被發布限制消費令,其所持富春控股集團的全部股份也已被凍結。
從財務數據看,張小泉的業績近年來持續承壓。2022年至2023年,盡管公司收入有所增長,但凈利潤連續下滑,分別實現凈利潤4149萬元和2512萬元,僅為上市當年的三成多。
不過,在2024年前三季度,張小泉實現營收6.4億元(同比增長12.4%),凈利潤1720萬元(同比增長85.52%),數據倒是頗為亮眼,展現出了業績改善跡象。當然更多數據,還要等年報數據出爐后再做分析。
除財務壓力外,品牌信譽受損也是張小泉衰落的重要因素。
2022年,"拍蒜斷刀"事件引發輿論風暴,客服"菜刀不能拍蒜"以及董事長"中國人切菜方式不對"等不當言論,進一步激怒消費者,該事件甚至入選"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2023年,其子公司因組織員工刷單、虛構好評被罰25萬元,進一步消耗消費者信任。同年,商務部對73個經營不佳、業績下滑的品牌要求限期整改,張小泉被列入"予以整改"名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25日晚間,公司公告顯示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決定對間接控股股東富春控股集團啟動預重整,并指定預重整臨時管理人。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舉措可能是"棄車保帥"之策,試圖通過預重整來分割風險,避免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至上市公司。
其實在國潮的消費趨勢之下,張小泉本應該是踩中文化紅利發光發熱的品牌,但張小泉似乎錯過了這一波紅利,難免還是有些可惜。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