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正式參加中國的核武器研究,為此隱姓埋名17年。
王淦昌,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他參與了我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核武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61年4月3日,從蘇聯回國幾個月的王淦昌,被時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劉杰和副部長錢三強約見。
在前往二機部大樓的路上,王淦昌預感這次單獨談話背后,隱藏著艱巨的任務。
走進二樓部長辦公室,劉杰開門見山地提到:“王先生,今天請您來,想讓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請您領導原子彈的研制工作。”他講道,黨中央決定研制核武器,但“有人要卡我們,中國人要爭這口氣。”
如果接下這個任務,王淦昌必須放棄原來的研究方向,也得面對多年隱姓埋名的未來,不得參加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更要杜絕一切海外聯系。
王淦昌沒有思考,便斬釘截鐵地表態:“我愿以身許國。”
王淦昌
來源 |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王淦昌,曾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他在德國留學時,兩次向導師提議用云霧室來探測某種神秘射線,可是導師不為所動。
1932年,科學家查德威克用相同方法測定這種射線就是中子,并憑借這一重要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6年,王淦昌在論文中提出了三種驗證中微子的方法和通過裂變來檢測中微子的思路。由于缺乏設備,他沒能繼續進行實驗。
10年后,美國科學家萊因斯和柯萬在王淦昌的構想上進行實驗,通過裂變探測中微子,并獲得了諾貝爾獎。
第三次,王淦昌被國家派往蘇聯擔任研究員。在蘇聯工作期間,他領導的小組首次發現了反西格瑪負超子,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他堅持下去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彼時,王淦昌53歲,為物理學研究奮斗了大半輩子,在國際上已頗有聲譽。如果他繼續以前的研究方向,未來不可限量。
為了國家的發展,王淦昌堅持回國,甘愿讓以前的成就化為塵煙、消散殆盡,直接消失在大眾視野17年。
再次錯過諾貝爾獎,王淦昌的態度始終堅定:“科學雖然沒有邊界,但科學確有國界的。身為中國人,我的祖國正蒙冤受難,我要回去為她服務!”
隱姓埋名 做出成績
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撕毀了與我國簽訂的各項協議,又撤回了在我國各領域工作的全部蘇聯專家。
一位蘇聯專家在臨走前對時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的劉杰說:“沒關系,我們走了,你們有王淦昌。”
王淦昌接下了研制原子彈的任務,在改名時,他脫口而出“王京”,京為北京,代表一心為祖國效力。
他雖然之前研究過實驗物理,但對當時所需的炸藥學、爆轟學、爆炸力學并不熟悉,都要從頭學起。
即使是新領域,王淦昌也很快突破技術瓶頸,提出了“炸藥透鏡法”“真空澆注法”等創新方法,解決了許多理論和工藝方面的問題。
年過半百的王淦昌凡事親力親為,不顧危險親自動手澆筑、調整炸藥部件,堅持一同轉移到海拔3200米的221基地,一天不落地到各作業分隊檢查指導工作。
作為首次核試驗委員會的成員,冷實驗的總指揮,從試驗方案的設計、數據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到試驗場每根雷管的安裝,王淦昌全都親自上陣。
原子彈爆炸前夕,王淦昌自己坐著吊車,到達爆炸塔頂驗收裝置,檢查每個設備是否運行正常。一一檢查完,他才來到主控臺和大家會合。
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后場區集體照(第一排左6為王淦昌)
來源 |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王淦昌平日“一個饅頭一瓶水,輸著氧氣邊辦公”。他告誡大家:“我們的工作沒有禮拜天,只有星期七。”
1964年10月,現場的高音喇叭讀秒結束,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巨大的蘑菇云陡然升起,背后凝結著無數人的心血。
恢復姓名 繼續奮斗
王淦昌的孩子年幼時缺少父親的陪伴,他們常常疑惑地問母親:“我爸爸在哪里?”王淦昌的妻子只能回答:“爸爸在信箱里。”
1978年,王淦昌71歲,他調回了北京,結束了自己隱姓埋名17年的生活。
那年除夕,鄧稼先舉著酒杯敬王淦昌:“叫了王京同志十多年,今天,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話音未落,兩位科學家均潸然淚下。
恢復了“王淦昌”的身份后,他仍然堅持在科研前線,“巴甫洛夫活了80多歲還能堅持搞科研,實在太好了,我還可以搞好多年科研呀。”
1986年,王淦昌與多名老科學家提出“關于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得到鄧小平的批示后,“863”計劃正式開啟,為我國科技發展打開新格局。
1986年3月
向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建議的四位科學家
(右起:王淦昌、楊嘉墀、
王大珩、陳芳允)
來源 |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2007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將1997年11月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王淦昌星”。
王淦昌這位隱姓埋名17年的物理學家,他的足跡從燕山山脈跨到青海高原,從大漠戈壁蔓延至深山峽谷,為了中國的未來,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失蹤”17年的王淦昌[J].人民周刊,2024-08-14.
[2]王淦昌:隱姓埋名鑄核盾[J].保密工作,2024-12-05.
[3]我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王淦昌[N].光明日報,2007-06-11.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