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給《新還珠》鍍金的不是李晟們,而是擁有黃金般回憶的人。
文|葉橙子
文章來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平日里交淺言深,一夕之間卻壁壘分明、拔刀相向。
這描述的不是什么小說劇情,而是最近幾天在網上為《新還珠格格》翻紅大吵架的90后與00后。
平時同為沙雕網友,如今各自為自己的代際而戰。
爭議起源還要追溯到十天前開播的《浪姐6》,飾演新還珠小燕子的李晟初舞臺演唱了《當》。
她在第一期節目里鏡頭不多,但卻在線上投票環節被網友投出了120萬票,遠超其他姐姐們、斷層第一,芒果臺被嘲笑又押錯寶了。
輿論緊接著分化成了兩派,一派認為不可思議、事出蹊蹺。
往年《浪姐》因情懷出圈的要么是二次元“上古真神”美依禮芽,要么是公認的“甜心教主”王心凌,李晟夠這種元老級資格嗎?
她的代表作《新還珠》當年畢竟被全網嘲“雷劇”,至今豆瓣評分僅有5.4。
因此懷疑莫非“押錯寶”才是芒果今年的綜藝新劇本,要的就是反轉效果。
而以00后觀眾為代表的另一派同樣表示不可思議,對象是前一派網友:
“你們在質疑什么啊,她可是驕傲的葉凡!小時候看《新還珠》很快樂啊。”
湖南臺趁熱打鐵在深夜重播《新還珠》,收視率同時段第一似乎佐證了李晟熱度不虛。
《浪姐6》李晟初舞臺的視頻下,高贊評論里全是“你的兵來了”“00后來支持童年白月光”。
許多人表示李晟要是唱《 枯葉蝶 》會更情懷殺。
這大概率又是一條90后看了滿頭問號的評論,《枯葉蝶》是新還珠同套班底出演的言情劇《花非花霧非霧》片尾曲。
分析下來,雙方選手這次難以達成共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差。
90后們瞧不上《新還珠》,也沒看完過,覺得只要看過98經典《還珠》就難以忍受新版。
李晟被嘲太模仿老小燕子,飾演紫薇的海陸被嘲形象太壯、不夠柔美,五阿哥張睿則被認為臉尖嘴尖,不如蘇有朋貴氣。
而許多00后卻正好是沒看過98版《還珠》、但看完了《新還珠》的一代人。
《新還珠》2011年開播,想象一下,那時最大的00后才11歲, 最大 的05后才6歲,正是剛剛獲得遙控器指揮大權、為看電視著迷的年紀。
腦內沒有任何既定的還珠人物模板,李晟就是他們第一個認識的小燕子。
等到這代人成長為20歲左右網絡話語權主力,自然想要為童年記憶平反。
網友們制作的支持李晟表情包
或許能讓兩代人都勉強達成共識的結論是,《新還珠》是一部雷劇(中性)。
劇情思路異常跳脫,放在今天可能會被確診 ADHD 。
既可以說它作為古裝劇抽象得難評,也可以說它作為輕喜劇抽象得恰到好處,能把所有人逗笑。
《新還珠》有段我愿稱之為“神之跟頭”的畫面,十多年前看了一眼,至今難以忘懷。
劇情大致是小燕子情緒低落,蕭劍為了讓妹妹開心起來博美人一笑,突然毫無征兆地翻起了跟頭。
速度快得出現了殘影,像一臺翻滾的大電風扇向小燕子靠近。
他解釋自己是想讓小燕子開心一些后,爾康等人紛紛贊同,竟然沒有一人覺得哪里不對,紛紛表示自己也要翻、逗樂小燕子。
于是四臺人形大風扇在草原上啟動,可惜當時還沒有電力,浪費了這絕佳的風力發電機會。
此時,看到伙伴們一個接一個翻起跟頭的小燕子還處于發懵狀態。
表情be like :“啊?哈哈,笑一笑算了。”
作為一部14年前的老劇,《新還珠》可謂走在國際化前沿。
瓊瑤引入了一個原創外國人角色班杰明,人設為多才多藝的清朝宮廷洋畫師,和主角團成為朋友后共進退,默默守護著小燕子。
在劇中教會了五阿哥擊劍,又教授了小燕子樂器。
這導致《新還珠》的一些劇照放到今天看荒謬得像AI生成的,辮子頭的五阿哥穿著完備的擊劍套裝,小燕子深情演奏锃光瓦亮的小提琴。
不僅國際化,《新還珠》的商業思維也很前沿。
老版本《還珠》眾人逃出紫禁城后錢糧耗盡,沿路上主要謀生手段之一是賣藝賺錢,因為不算體面,內部還因此鬧過別扭。
相比之下,《新還珠》仿佛是經營小游戲。
逃亡小團隊一部分人去牧場里擠奶賺錢當打工人,一部分去油紙傘鋪子里當銷售。
晴兒與紫薇領先李佳琦薇婭十年開辟直播帶貨賽道,在街頭當起了賣傘模特。
將迪士尼歌舞風格與古裝劇相結合,《新還珠》大概也是獨一家。
小燕子等人將 《禮運大同篇》 編成歌曲獻給皇上,皇上聽了后非常喜歡,要求整個皇宮都要學。
皇后站在一旁,罕見地沒有出聲批評小燕子,以為能逃過一劫。
結果皇上就像老師點名時偏偏愛選頭埋得最低的學生,特地對她說你也得學。
皇后顯然想逃,但她逃不掉。
在漱芳齋的主持之下,從御膳房到上書房都開始學習這首歌,大清歷史上的第一家KTV就此開張。
皇宮瞬間化身為大課間時的現代中學操場,所有人都做起了廣播體操,不過是自己給自己唱BGM版本。
被老師點名的皇后娘娘站上C位,成了景仁宮的班級領操員。
請注意,上下兩張動圖中彌漫于整個紫禁城的音符特效都是原劇自帶的,不是后期惡搞添加。
這段劇情本身離譜荒誕,但有不少00后觀眾表示,當初自己靠唱歌記歌詞無痛背下了《禮運大同篇》全文。
現在回看的確腳趾扣底,可記憶中自己坐在電視機前時曾邊看邊笑到掉凳。
還站起來手舞足蹈地模仿動作,是段瘋瘋癲癲的快樂時光。
《新還珠》與舊版相比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許多劇情、人物設定變動,差異不少。
一些90后視角下“毀原著”的改動,在00后觀眾眼中反而別有特色。
《還珠》的主線是自由與反抗,每個人原本活在既定的命運軌道中,直到彼此相遇,愛情友情成了他們刺破宿命的利刃。
但攔在面前的還有層層束縛,君臣、父子、身份、認知、選擇等等。
老版《還珠》用了大量筆墨展現這一點,比如張鐵林飾演的皇阿瑪總在吹鼻子瞪眼,保持不可被冒犯的姿態,他的皇帝身份永遠強于父親。
情侶們的摩擦在大逃亡中暴露,五阿哥羨慕小燕子的自由,卻一時無法接受自由的代價,不肯賣藝賺錢、拋頭露面。
小燕子原本是團寵,可后期當她和伙伴們一同回到皇宮,努力把自己塞進名為“福晉”的模具中依舊被嫌棄,付出最多的她卻成了最不合群的人。
束縛與困難一層層展現、萬事一波三折,這能反襯主人公們愛情的偉大,但也容易讓觀眾體感上越發憋屈。
許多觀眾因此無法接受老版《還珠》第三部,觀感上不如前兩部放肆痛快。
對比之下,《新還珠》對現實困難的刻畫可以說是幼兒園版本。
這版設定中小燕子、蕭劍的父母留下了不少商戶資產,他倆雖是遺孤,但是有錢的遺孤。
因此大逃亡路途上沒怎么缺路費,原版的經濟矛盾沒有爆發。
皇阿瑪的形象也更慈父,與小燕子之間增加了許多父女互動。
對小燕子的態度不像是老版里多了個還珠格格也挺好、生活多了些樂趣。更像打心底把小燕子當令人憐惜的閨女。
會在小燕子被罰、心情不好時坐在她床邊,給她摸摸頭、擦擦眼淚。
嗔怪一句“你這個臭脾氣”,幾乎沒有大聲呵斥過小燕子。
發現小燕子又想翻墻出宮,會自己偷偷繞到小燕子背后使出擒拿手,像和女兒打鬧的老父親。
小燕子、令妃、皇上坐在一塊閑聊吃東西時,活脫脫就是日常吃晚飯的一家三口。
最后小燕子決定不回皇宮時更是紅了眼眶,難過得情真意切
是的你沒看錯,《新還珠》里的小燕子并沒有像老版第二部結局那樣回到皇宮、與永琪成婚。
而是選擇與永琪暫時分開,同蕭劍晴兒一起前往大理。
因此不需要像老版第三部那樣,為了永琪學著四個字四個字地說話,盡力循規蹈矩、學習晨昏定省。
新版的燕子選擇了徹底的自由。
此處的改動造就了新版另一名場面——永琪請產假。
眾人討論是返回北京還是奔赴云南時,五阿哥收到了母親的一封書信,懇求他回京與欣榮(也就是老版的知畫角色)夫妻倆好好生活,讓自己有個寄托。
永琪礙于孝道與責任,選擇回到皇宮和欣榮生孩子,向小燕子請了兩年的產假。
留下七百三十封信,許諾兩年后生完孩子他就放棄皇子身份,去大理與小燕子廝守終生。
當年很多人評價這段劇情太無腦、像過家家般的一時興起,生個孩子再廝守的發展方向奇奇怪怪。
邏輯上不能細想,比如怎么保證生完這個孩子后就能徹底自由,到時如果有新的留下理由呢,拋妻棄子是不是另一種不負責任?
可真看到最后,永琪真的如約拋棄在紫禁城的一切去找小燕子,兩人在草原花海中重逢的場景,又難免感慨:
“管他的邏輯,我土我就是愛看大團圓。”
坦白說在拉片看素材時,《新還珠》里的許多片段我都不太認同李晟對小燕子的詮釋,的確存在咬字、表情模仿老版的痕跡。
只有大結局這幕,讓我感受到李晟版小燕子有獨特之處的。
老版小燕子更天然率真,會在皇上來找他們回家時被親人相聚的氛圍感染,沖上前抱著紫薇與皇上哭著答應回京。
這版小燕子更有意識地去選擇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并為此思考承受分離相思的沉重。
《新還珠》也是瓊瑤擔任編劇,翻了翻她當年為這部劇寫的各種注解,感覺新版很像瓊瑤在為老版《還珠》圓夢。
劇情更童話感,更無腦缺少邏輯,但所有主角都有了更理想化的結局。
強化了親情線,補全了愛情線。
小燕子五阿哥終究在大理相遇,爾康沒有流落他鄉,大逃亡結束后就與紫薇長久相守,晴兒蕭劍也沒有天各一方。
《新還珠》里眾人劫法場時蕭劍就帶走了晴兒,一起踏上大逃亡路程,后續在大理完婚,這也是不少00后觀眾很喜歡的改編。
關于被群嘲最狠的增加外國人角色,瓊瑤當年給出的解釋是,她想借這個角色展現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理念:
「新還珠」肯定是我這一生很重要的作品。我要借這部戲,寫足我的思想和感受。于是,班杰明應運而生。一個外國人,卻熱愛中國,學習中文,練就一身中國功夫,愛上了一個中國女子,也被中國文化所同化。 我要借他,發揮我「四海一家」的觀念。人與人之間,別再自相殘殺了。連外國人都可以和中國人結成知己和兄弟,更何況「本是同根生」的我們。
《新還珠》里,瓊瑤加入了非常多她后期產生的、一些與時俱進的理想化觀點,包括一些對女性身份的思考。
永琪抱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時,讓紫薇回懟“那就別來招惹女人”。
太后詆毀夏雨荷名聲時,讓紫薇反抗“當女人批評起女人時,就先把自己給放低了”。
只是這些觀點的表達方式都有些粗糙露骨,沒能與劇情好好融合,看起來像橫空插入別扭的空話。
《新還珠》在制作技術技巧上有很大的缺陷,臺詞設計、拍攝技法5.4分的評分不算冤枉它,但00后想要為它說話也情有可原。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濾鏡時刻,上一代看不慣下一代的流行文化是永久的命題。
被90后視作經典的蘇有朋版張無忌,也曾被70后們痛批太兒戲,不如早年邵氏翻拍的金庸。
對00后來說,李晟就代表著他們童年中還能與伙伴胡鬧發瘋的那段時光。
再加上李晟與李佳航是一對,飾演新版爾康與《愛情公寓》張偉的李佳航對00后來說也是童年回憶之一。
相當于濾鏡double翻倍,夫妻倆在00后那都有些薄面。
近期大家考古還發現,當年《新還珠》里爾康李佳航看李晟就時常是深情表情,比五阿哥投入。
說到底,流行文化的核心更多是時代記憶與氛圍。
真正給《新還珠》鍍金的不是李晟們,而是擁有黃金般回憶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