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軍集結了數萬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展開了一次規模極大的“掃蕩”。臨危受命的楊成武率部掩護群眾和機關人員突圍,哪知道日寇竟然窮追不舍,始終無法甩掉。就在楊成武疑惑之際,突然傳來偵察員的消息,稱一個乞丐不對勁,兜里裝的全都是小米。
楊成武聽到這個消息,下令立即槍決,乞丐很快就被槍決了。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也讓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感到疑惑,為何在日軍“掃蕩”的緊急時刻,要槍決一個乞丐呢?
日軍來襲
楊成武其實也是沒辦法,他當時的處境實在是太難了。晉察冀根據地雖然是我軍當時資源最雄厚、戰斗力最強的根據地,楊成武又是晉察冀最強軍分區的司令員,但敵人此次“掃蕩”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擺明了就是要一舉端了晉察冀根據地,企圖報當年“名將之花”凋落在太行山之仇。
日軍此次的決心為何如此之大?一來是晉察冀根據地的實力很強,對日軍的威脅大,若繼續任由晉察冀根據地發展下去,日軍擔心會成為心腹之患;二來是一年的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突然爆發出來的強大實力,令一向自視甚高的日軍吃了大虧,這才將戰略目標從正面戰場轉入了敵后戰場,將我軍視為真正的戰略對手,并組織了這次號稱“百萬大戰”的“掃蕩”。
日軍此次雖然來勢兇猛,但晉察冀根據地也根本不會害怕,畢竟他們有著豐富的對戰日軍經驗。盡管此次日軍的“掃蕩”規模不小,但晉察冀根據地的實力也不可小覷,又有楊成武這樣的戰將,日軍也未必就能占到便宜。
但戰斗真正打起來以后,此前信心滿滿的楊成武卻發現了問題。日寇這次“掃蕩”蓄謀已久,除了拿出了數萬兵力的紙面實力以外,還在前期布置了暗子,這也導致了楊成武率部對抗日軍時,逐漸陷入了不利局面。
奸細難尋
楊成武當時主要面臨著兩個難題。其一,日軍實在太狡猾了,早在“掃蕩”開始之前,就已經做足了戰前工作。當時日軍采取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派探子進根據地,對晉察冀根據地的情況進行調查。
日軍的調查詳細到什么程度?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全都被調查得一清二楚,更不要談軍事和政治情況了。據《晉察冀邊區肅正作戰情報收集計劃》顯示,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的情況已經了如指掌,細致到百姓生活和市場物價都一覽無遺。
其實日軍在這方面的工作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侵華之前,日軍就派了人以視察和旅游為由進入東北,將當地的人文環境全部掌握清楚。而最可怕的是,日軍間諜繪制的東北地圖,就連一個小土包都繪制了進去,詳細程度甚至比東北軍的地圖都細致入微,足可見日寇的可怕。
兩軍交戰講究的是知己知彼,原本我軍一直以為保密工作很不錯,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的情況根本就不了解。但戰斗打響以后,這才發現日軍不僅了解,而且幾乎將晉察冀根據地的情況翻了個底朝天,簡直毫無秘密可言。
其二,日寇不僅僅滿足于這種戰前所掌握的情報,即便在戰斗打響以后,依然安插了非常多的眼線,時刻觀察著我軍的動向。日寇也很清楚,日本間諜即便水平再高,在晉察冀根據地內能發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畢竟口音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很容易在長時間潛伏中暴露。
因此,日寇當時用錢糧收買了大量的漢奸,再以高官厚祿誘使這些漢奸充當日軍間諜,為日軍源源不斷的提供我軍情報。這些漢奸雖然不會直接動手傷人,但對我軍的傷害卻不容忽視。他們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往往會隱藏在群眾之中,而我軍又與群眾密不可分,不知不覺間會被漢奸竊取很多有用情報。
最要命的是,日軍發起“掃蕩”之際,正值晉察冀根據地處于一場瘟疫之中。根據地內很多戰士和群眾都中了招,醫院里始終處于人滿為患的局面,病員數量在最高峰時甚至達到了半數以上。這些情報被送到了日軍手中,日軍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立刻發起了“掃蕩”。
同時,日軍在此前早已經摸清了晉察冀分區司令部在阜平的情報,“掃蕩”開始之初,就展開的精準的重點進攻,直接朝著阜平圍了過來。日軍所走的每一步,可謂是直指我軍要害,即便是身經百戰的楊成武,也不得不選擇暫避日軍。
發現不對勁
但問題在于,與日軍作戰是門藝術,宛如游龍一般與敵人周旋同樣不容易。由于日軍此番攻勢強大,很多百姓又飽受病痛折磨,基于對我軍的信任,大量百姓表示要與我軍同行。楊成武本來就兵力有限,不僅要保護司令部的工作人員,如今又要帶著這么多百姓,被很多人私下里稱為“長坂坡的劉備”。
顯然,楊成武帶著百姓撤離之舉,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認為楊成武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被日軍逐步蠶食。但楊成武卻對此不以為然,只是反問了一句,難道要將信任自己的百姓趕走嗎?便毅然帶著百姓上路了。
不得不承認的是,帶著這些百姓行軍,將會損失部隊的靈活性,喪失很多脫離危險的良機。而最大的問題是,日軍此前收買的漢奸間諜,原本在楊成武率部離開以后,就已經失去了作用。如今卻可以堂而皇之的混入百姓之中,繼續跟著楊成武,隨時將楊成武的行蹤匯報給日軍。
日軍借此時刻掌握楊成武的行蹤,這才能夠緊追不舍,無論楊成武如何行軍,始終無法擺脫敵人。最終,楊成武率部進入了一個名為萬年冰的山村。此地地形特殊,處于一處山溝之中,楊成武曾經率部在此地作戰過,所以對此地的地形十分了解。
部隊這邊剛進入小山村,楊成武立刻下令部隊封鎖出入口,只許進不許出。隨后,楊成武又安排偵察隊的人下去暗中摸排,揪出日軍的間諜。正是在這個時候,偵察員發現一名乞丐不對勁兒,他的糧食袋子中全都是小米。
為何說這名乞丐不對勁兒呢?因為正常的乞丐乞討到的食物都是雜糧,不可能每家施舍給他們的人都給小米。所以,正常乞丐的糧食袋子里都是五谷雜糧混雜,這個乞丐的袋子里卻裝滿了珍貴的小米,顯然是間諜。
因此,楊成武接到消息以后,為了部隊和百姓的安全著想,果斷下令槍決。事實證明,此舉果然有效,部隊在封鎖期間,日軍再也沒能找到我軍的行蹤,最終成功突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