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我心
春日讀書,人間無愁
在app“番茄免費小說”用積分換了三天會員,我后悔了。
為了不浪費會員,我把書架上標有vip的書都下載了。還新搜了一些青衣與秋水寒推薦的。
我時常用這種方法來竊書。遇到文友分享自己的讀書經歷時,我便有了也來讀一讀的沖動。
前日有素行發布的《悉達多》,我便搜了來存于電子書架,待日后細細把讀,暢游于生命的河流。
近日聽同事講《活著》,我也開始深深同情起老人福貴來。苦難折磨人的肉體,卻沒能毀掉人的靈魂。
就這樣滾雪球般,書架上不斷增添新書。我也懶得分類,打開app時,往往憑心情來讀。
心情處于低谷的時候,就讀成長類《四點起床》《認知覺醒》《向上生長》。心情興奮的時候,就讀小說和散文,《人生海海》《我們仨》。
寫作類書我是讀得很慢的,也是讀電子書不過癮還要買來紙質書珍藏的。師北宸的《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我讀了一年,《大師們的寫作課》我讀了三個月。
《金薔薇》是我的案頭書。每當寫作遇到困境,不知如何下筆的時候就翻看一下這本書,往往會有驚喜等著我。它指引我去感受每一個無心的流盼,每一個深刻的想法,心臟的每一次搏動,夜間閃爍的星光。
不過我最喜歡讀的書是人物傳記。李一冰的《蘇東坡傳》,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都是大部頭,一千多頁。我看累了就聽,聽累了就接著看。
電子書書架算是書滿為患了。我陷入困境,不知道自己要先讀完哪一本。
后來這個問題迎刃而解,選頁數最少的。這樣一來,我讀書的動力增加了。每天都有平臺給我讀完書的賀喜。
我的生活幾乎為讀書和寫作填滿了。小紅書博主談亦默常說,讀不下去就寫,寫不下去就讀。這句話我很喜歡,就記在了心里。
公眾號文友的幾個賬號也是我每日必翻看的。我喜歡煙火氣濃的文字。“苔痕漫春階”的青衣看了我分享的舊文還戲謔我,說沒想到我是男子,文字那么清麗。
我想是因為我在這類文字里浸潤久了的緣故吧。看“一枕月明”“閑情偶寄也”“故里阿素”等公眾號,文字舒暢,美學味十足,除了于生活的熱愛,是難以抵達的。
生活需要我們用心經營,生命需要我們用愛感受,培養些興趣,人就變得可愛了。《天幕紅塵》中葉子農生活邋遢,唯獨對吃很有追求,他的靈魂是可愛的。
明日起學做一碗炸醬面,再倒上二兩二鍋頭,一邊放著余華的《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邊啜飲一小口酒。
生活還有什么好擔心的?讀與寫與美味罷了。
圖|風蕭蕭 編輯|風蕭蕭
關注我,學寫作,共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