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福建艦即將服役,而最近美媒又開始對中國005航母大做文章,說得叫一個天花亂墜:10萬噸排水量、核動力、2025年下水,簡直像是在寫科幻小說。
這也讓人想起他們以前的各種"神預測",準確率不敢恭維,而究竟是什么樣的神秘航母,讓老美如此瑟瑟發抖呢?
美媒炒作背后的中國航母
先回顧一下福建號的建造歷程,倒是能給我們一些啟示。當時不少人都認為中國第三艘航母會采用蒸汽彈射器,還預測會比福建號早下水。
結果后來福建號直接上了電磁彈射,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
電磁彈射這個技術可不是蓋的。它比蒸汽彈射強在哪?發射頻率更快,對飛機損耗更小,維護成本更低。這就像是從用蒸汽機換成了電動機,整個檔次都不一樣了。
2023年江南造船廠放出的那張概念圖著實有意思。舷號20這個細節很耐人尋味。要知道,遼寧艦是16號,山東艦17號,福建艦18號。
按這個規律捋一捋:一二號是姐妹艦,三四號也是一組,那么到了第五號,不出意外應該會有大動作。
業內人士分析說,從概念圖來看,005航母的設計思路明顯有了新的突破。不過是否如美媒說的那樣充滿"顛覆性技術"呢?
背后的技術可能
其實拋開美媒的夸張說法,倒是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分析一下這艘航母的技術發展可能性。
先說說這個10萬噸的排水量,美媒的預測雖然有點離譜,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新一代航母確實可能會比福建艦更大。畢竟現代航母作戰體系越來越復雜,需要更大的平臺來承載更多的作戰設備。
核動力這個話題就更有意思了。從技術角度看,核動力確實有其獨特優勢。
它能讓航母不用老是跑去加油,航程可以從幾千海里延長到幾萬海里。這就像是把摩托車換成了特斯拉,續航完全是兩個概念。
美媒提到的金屬冷卻快堆技術確實是個新思路。這種反應堆用液態金屬做冷卻劑,不管是熱效率還是安全性都比傳統壓水堆要強。但是,這種技術能不能用在航母上,還得打個問號。
有專家指出,航母用核反應堆和陸地上的不一樣,需要考慮很多特殊因素。
比如說體積要小,重量要輕,還得能適應海上顛簸。這就像是要把家用空調改裝成便攜式的,難度可不小。
從實際操作來看,如果005航母真要用核動力,最可能的還是采用成熟的壓水堆技術。畢竟這種技術已經被多個國家的核動力艦艇驗證過了,相對來說更穩妥一些。
中國海軍的關鍵一步
005航母會讓全球海軍格局"抖一抖",倒也不完全是夸張。想想看,幾十年來,太平洋上就美國一家獨大,11艘核動力航母想去哪就去哪,這種局面確實該有點變化了。
要是中國真搞出了核動力航母,這場游戲的規則就得改寫了。不是說要跟美國掰手腕,但起碼在自家門口的西太平洋、南海這些海域,人家要橫著走就沒那么容易了。
就拿海上通道來說,從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那條能源生命線總得有人護著吧?再說非洲、歐洲那些地方的項目,沒點硬實力撐腰,談判桌上腰桿能直起來嗎?
核動力航母最大的優勢就是續航能力強。它不像傳統航母那樣,老得找加油船跟著。
也就是說它能在遠離母港的海域待更長時間,執行更復雜的任務。
而核動力航母進入實戰部署后,首先改變的是周邊國家的戰略計算。以前可能覺得中國海軍投射能力有限,現在就得重新算這筆賬了。
不過發展核動力航母不是為了跟誰叫板,它更像是一種能力儲備,讓別人知道你有這個實力,很多時候比真用它更重要,這就是所謂的戰略威懾吧。
參考資料: 網易:10萬噸核動力,中國005航母2025年下水?美媒:有顛覆性技術加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