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包子里的肉是啥做的?您嘗過嗎?”
去年某中學食堂因“謎之肉餡”導致學生集體腹瀉,校長第一時間就甩鍋給承包商,結果被家長圍攻了!這場鬧劇背后,暴露出學校食品安全責任鏈條的模糊與推諉亂象。
但別急,從今年4月15日起,一套讓校長們“瑟瑟發抖”的食堂新規即將落地——校長甩鍋時代,正式終結!
新規核心:給校長的“緊箍咒”和“甩鍋神器”貼封條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集中用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學校食堂管理將迎來三大變革:
1. 校長負責制升級2.0版
今后學校食堂若再出問題,校長肯定是要被第一個“精準鎖定”。
因為新規明確學校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即便食堂外包,校方也必須全程監督承包商資質、食材來源和加工流程。若因管理失職導致事故,學校將被從重處罰——這意味著,想用“已外包”當擋箭牌的校長,小心烏紗帽不保!
校長陪餐
2. 雙總監“對賬”防扯皮
新規首創“雙食品安全總監”制度:校方須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總監(通常由后勤副校長擔任),承包方也需同步設置總監。這倆人每天得共同簽署《檢查表》,從肉餡溫度到餐具消毒時間逐一核對。
3. 合同里藏“殺手锏”
學校與承包商簽訂的合同必須白紙黑字寫明食品安全義務,并建立風險共擔機制。一旦出事,校方承擔60%責任,承包商擔40%——想甩鍋?合同就是呈堂證供!
不得不說,單單就看這三個大方向就讓人熱血沸騰了——這回孩子們可算是能吃上安全飯菜了!
不過對于家長們來說,孩子的食品安全怎么重視都不為過,所以新規不僅給校長戴緊箍,還給家長發了“尚方寶劍”!
首先是查資質:要求學校公示承包商經營許可、雙總監履歷,遇到“三無”企業家長們可直接舉報;
其次是隨時隨地盯流程:目前多地已推行后廚直播(如周口市“云眼”系統),家長手機一點就能圍觀切菜;
這回是玩真的了:若發現食堂用變質食材,新規賦予家長要求立即停餐的權利,再也不用擔心投訴石沉大海。
更有趣的是,已經有學校開始試點“剩飯排行榜”這個考核內容了。怎么回事呢?簡單理解就是——學生浪費越多,校長年終獎越少(之前是與學生獎學金掛鉤)。不過這個措施也飽受爭議,目前來看應該是推行不了。
2020年 湖南某學校
2021年的評比活動
此外,某些地區比如合肥市就明確規定了——中小學食堂每周須提供25種以上食材,禁止出現火腿腸、含乳飲料等“糊弄菜”的規定
還有些地區重新定義了高中食堂,不但可設風味檔口,甚至允許“續碗”等。
這些措施若是反響好,今后必然會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起來,那學校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會更加讓人放心了。
總之,4月15日起實施的學校食堂新規,將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產生深遠影響。
校長們將無法再甩鍋,必須切實承擔起食品安全管理的重任,為廣大師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這不僅是對師生健康的保障,也是對社會關切的積極回應。相信在新規的推動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改善,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