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成都消防和青城山派出所救我一命。”近日,結束了四川行的蘭州游客馬先生平安到家后,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對深夜救援自己的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員表示感謝。在他的講述中,記者了解了事發經過。
3月24日晚上8點過,正在值班的都江堰市公安局青城山派出所民警溫振中接到一通報警電話,報警人在電話中焦急地描述自己的遭遇,“不知道自己具體位于哪里,找不到下山的路,腳崴傷了,氣溫正在迅速降低,手機電量也越來越少。”
放下電話,溫振中根據游客的描述,初步判斷其被困位置應該在青城后山,于是立即和當地社區工作人員、消防救援人員、景區工作人員一起趕往青城后山。
趕往山腳下的同時,溫振中再次撥打了報警人的電話,獲得了被困游客的具體位置。“我當時就跟他說不要害怕,我們已經出發過來救你了。然后就是叮囑他注意保暖,不要亂走動,保持手機電量和信號。”溫振中說,到達山腳下后,多方救援人員一起商量了救援方案,“如果走正常的山路上山需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左右,但是還有一條比較‘小眾’的路,可以節省差不多一半的時間。”
隨后,他們兵分兩路開展救援。溫振中和同事以及4名消防救援人員一路,抄近道上山。另一組救援人員則直接前往金驪索道處準備接應。在攀爬了近50分鐘后,救援人員終于在青城后山的翠映湖附近找到了被困的馬先生。
原來,馬先生在網上看到青城后山的爬山攻略后,趁著從蘭州到成都出差的空閑時間,想親自“打卡”體驗一番。當天上午10點,他從購票處經五龍溝徒步上山,花7.5小時爬了約12公里。下山時,他已經雙腿發軟,晚上7點50分左右,才到達翠映湖附近。“我當時看到湖底的水都沒有了,就打電話問了管理人員,他們說可以徒步穿越灘涂。”馬先生說,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他不慎崴傷了腳。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腳底傳來的痛感和內心的害怕,讓他第一時間想到報警求助。
據了解,青城山派出所民警除了日常的接處警外,還要承擔景區內的游客求助和救援工作,所以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旅游警察”。他們平均每人每年要攀登青城山60余次,單次出警時間4小時。“在此,我們要提醒廣大游客和市民,到青城山來旅游,一定要注意山區旅游安全,不要到非開發區域游玩。舒心暢游很重要,人身安全更重要。”民警提醒。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