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汝拉山谷的晨霧中,制表匠人們仍沿襲著百年前的傳統工藝,打磨著每一枚腕表的零件。瑞士鐘表業,這個承載著匠人精神的傳統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當智能手表的浪潮席卷全球,當Z世代消費者轉向數字化生活,瑞士鐘表業急需找到傳統工藝與現代需求的契合點。
而作為鐘表行業標桿的勞力士,其不思進取的表現,正在成為整個瑞士鐘表業發展的最大阻礙。在勞力士的示范效應下,整個行業似乎陷入了一種保守主義的困境,產品迭代緩慢,營銷策略保守,消費者認知脫節。這種現狀,不僅威脅著勞力士自身的市場地位,更對整個瑞士鐘表業的未來構成了嚴峻挑戰。
一、 沒什么驚喜的勞力士新品
誠然,勞力士的每一次新品發布都承載著市場的高度期待。在2025年“鐘表與奇跡”日內瓦高級鐘表展(Watches & Wonders Geneva,簡稱:WWG)上,勞力士的展臺依舊人潮涌動,但仔細觀察其新品,大多從業者卻難掩失望。格林尼治型II系列、宇宙計型迪通拿系列、縱航者系列、日志系列、蠔式恒動系列增加了幾個新的配色方案,但這些調整更像是"換湯不換藥",看了我都懶得貼配圖。換換材質和顏色,就可以當新品賣了,這已經成為了勞力士近些年的一貫做法。
如果你硬要說勞力士新款出了陸使型才是主角,你還真別說,和帝舵皇家系列還真挺像的。我說怎么那么眼熟,能不能成為爆款還真不好說。如果你要問我,“你怎么還認識帝舵皇家系列?”答案也簡單,勞力士配貨見多了,帝舵也就認識了,日常折扣還真不少,還有周杰倫同款呢。
二、瑞士鐘表業的困境
(一)行業整體萎縮:全球經濟與消費趨勢的沖擊
瑞士鐘表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市場挑戰。2024年,瑞士鐘表總營收352.58億瑞郎(約合2845億元),同比下降2.4%;總銷量1336.66萬枚,較上年減少近300萬枚。中國內地及港澳市場銷售額同比下滑30%,市場份額從33%降至27%。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也揭示了消費趨勢的變化對瑞士鐘表業的沖擊。
(二)市場分化加劇:高端品牌的"壟斷"與中低端品牌的"承壓"
瑞士鐘表業的市場分化問題日益嚴峻。勞力士以33.2%的市場份額蟬聯瑞士第一大鐘表集團,但旗下帝舵銷售額暴跌34%。歷峰集團銷售額增長10%至62億歐元,但亞太區下降7%。斯沃琪集團凈銷售額下滑14.6%,凈利潤暴跌75%。這種市場分化不僅加劇了行業內部的不平衡,也限制了整體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外部沖擊:智能穿戴設備與匯率政策的"雙重夾擊"
智能穿戴設備的普及對瑞士鐘表業構成了直接威脅。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2.8億只,是機械腕表的28倍。Apple Watch、華為Watch等智能手表通過功能創新和性價比優勢,正在搶奪傳統腕表的"工具性"陣地。同時,瑞士法郎升值12%侵蝕了出口利潤,而中國市場的結構性變化,也對瑞士鐘表業造成了嚴重沖擊。
三、勞力士將成為瑞士鐘表業發展的最大阻礙
(一)創新惰性:保守主義的"連鎖反應"
勞力士的保守主義不僅限制了自身的發展,也對瑞士鐘表業的產生了負面影響。其他品牌為了保持市場份額,不得不跟隨勞力士的策略,導致整個行業缺乏顛覆性創新。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超高端市場僅占瑞士鐘表業總營收的33.5%,增長依賴少數品牌。這種創新滯后的"連鎖反應",使得瑞士鐘表業在智能穿戴設備的沖擊下顯得尤為脆弱。
(二)營銷短視:饑餓營銷的"市場反噬"
勞力士長期采用的饑餓營銷策略,通過控制產品供應量制造供不應求的局面,雖然短期內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長期來看卻反噬了品牌。二手市場的崩盤是最直接的證據,勞力士的二手價格指數較2022年峰值下跌33%,部分款式(如綠金迪)跌幅超57%。消費者開始意識到,勞力士的"保值神話"并非不可打破。這不僅削弱了消費者的信心,也動搖了勞力士作為"理財神器"的市場定位。
饑餓營銷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渠道沖突。勞力士開設首家直營店并涉足二手回收業務,雖然提升了利潤率,但動搖了原有經銷體系的根基。過去依賴搭售政策(如購買一塊勞力士10萬出頭的熊貓迪,需配貨40萬帝舵表)獲利的中間商集體恐慌,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拋售潮。
(三)代際斷層:消費者認知的"代際鴻溝"
Z世代消費者對勞力士的"金勞文化"認同度不足是切實存在的,他們更青睞色彩明快、具有社交屬性的潮流腕表。奢侈品咨詢機構數據顯示,30歲以下消費者購買高端腕表意愿同比下降21%,而智能穿戴設備購買意愿增長34%。勞力士在年輕市場的吸引力下降,不僅反映了品牌形象的固化,也暴露了其產品策略與新一代消費者需求的脫節。
勞力士在Z世代消費者中的吸引力下降,不僅反映了品牌形象的固化,也暴露了瑞士鐘表業在消費者認知上的代際斷層。年輕一代對奢侈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而勞力士等傳統品牌未能及時適應這一變化。這種代際鴻溝不僅限制了瑞士鐘表業的市場拓展,也對其長期發展構成了潛在威脅。
最后扯扯
面對未來,瑞士鐘表業應主動求變。行業需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共享技術研發成果,共同應對智能穿戴設備的沖擊;品牌間應加強差異化競爭,避免陷入同質化泥潭。同時,深度挖掘文化價值,將制表工藝與當代藝術結合,重塑奢侈品的精神屬性。唯有如此,瑞士鐘表業才能穿越周期,讓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而勞力士,作為行業標桿,更需以身作則——用技術創新重塑品牌靈魂,以文化敘事連接年輕世代,方能在變革浪潮中引領行業前行。你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