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車時吹上天,出事了怪眨眼 。
對于新勢力車企而言,智駕其實是一個擰巴的存在。
好像,沒有智駕就說明自己的技術能力不夠 實力不行,因而,即便新入行的車企也都想在這一塊上顯擺。
于是,所有新勢力車企都會拿它來做瘋狂賣點,于是智駕被拿出來炒得一糊再糊,好像只有它才是技術革命的創新和頂配。
失事女孩和母親之前的這一番對話,似乎很能說明智駕的擰巴,大意是:
女兒說,車上有智駕系統,可以用。
媽媽說,盲目相信智駕很危險,那是不成熟的技術。
女兒反駁說,有各種證明安全的依據。
所以你說,她們誰對了誰錯呢?
車企的態度或許也能點醒一些人。就如出事后他們會說,智駕是輔助駕駛,是你自己沒盯路哦。
所以迷信智駕的人,都像是被人拿去給智駕系統練級的小怪。
技術其實是一個完善的過程,10年比5年有長進,20年比10年更完善。
但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智駕這樣基本依靠數據不斷升級的技術來說,就是讓用戶不斷拿危險甚至拿命幫廠商刷經驗。
這話說起來可能有點殘酷,但卻是個扎心的現實。
學車時教練讓學員直接上高速練車,撞了會說“我提醒過你要踩剎車啊”。
好在,出事后教練會承擔絕對責任。但智駕時用命撞出來的數據,卻只能成為車企的獨家財富,而車主卻分毛拿不到,不覺得這挺惡心嗎。
幾乎所有的新勢力車企都會這樣說,自動駕駛能自動變道自動超車,由大數據保駕智能化,真出事了就會擺出來一副“出事了別怪我”的態度。
關鍵是,很多車主真的就以為有智駕就可以撒手不管了,結果就成了馬路上的小白鼠。
智駕有沒有過錯?這個問題,交警和法律可能也斷不清。
但其實,解決辦法早應該擺上臺面了。
在良莠不齊的許多新勢力車企那里,誰敢說這功能不是為了撐面子裝擺設圖一樂呢?
所以較真會死,起碼,目前并不是萬無一失。
其實,車企要真牛逼,就該這么說,開我家智駕,出事了醫療費誤工費等所有的一切全包。
不敢這么打包票的或就只是耍流氓,就得老實承認這東西是為智商繳稅。
而在管理上,是不是需要加裝門檻呢,是不是應該嚴格智駕標準呢,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所謂新勢力都能搞智駕。
所以是不是需要收智駕風險稅呢?譬如每賣出一輛自動駕駛車就扣一筆錢當賠償基金。別等出了事讓車企只會拼命甩鍋脫責裝死。
所以,可以把智駕系統當藥品監管,上市前先讓車撞夠十萬公里,否則就是在拿真人當測試假人。
這事說到底,就是智駕技術必須一步一步謹慎地向前進,不可以激進,畢竟,人命不能試錯。
現在這局面像不像全村人在湊錢給賭徒創業呢?賭贏了首富就是他,賭輸了跳樓的就是村民。
這次車輛爆燃事件帶來的最大反思,可能就是該到立規矩的時候了,要么車企有自信帶著棺材本上牌桌,要么就別瞎吹能改變世界。
這次三個女孩的離去,實際上是觸動了新勢力車企最核心的幾個問題,它關乎倫理、法律和社會責任,這是個極其復雜的但卻亟待被正視的問題,是一個如何解決的現實困境問題。
它事實上也是一個科技史上非常罕見的問題:從來沒有一項技術,會如此大規模地將公眾置于潛在的危險中以求換取科技進步。
這很殘酷 也很撕裂。對此或許只能總結為一句話,你不能將技術進步的成本轉嫁給個體。退一步說,即便要進步,也要構建集體共擔機制。
或許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將技術進化淪陷為一場殘酷的社會達爾文實驗,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