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機關算盡太聰明!97歲李嘉誠大翻車,開始顯現惡果了
如今97歲的李嘉誠可以說是攤上了大麻煩!
根據網上的消息來看,李嘉誠已將旗下所有公司的注冊地遷往海外。不久前,他名下的長江和記發了個公告,說是打算把巴拿馬運河的兩大港口還有其他 43 個港口,一起打包賣給美國的財團。一時間,很多網友怒斥其罔顧民族利益,甚至官方還相繼發聲表明批評態度,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如今,外交部明確回應:“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同時,中方代表團被曝出已抵達巴拿馬。據悉,中巴雙方已展開深度溝通,并將進一步積極推進合作的深化。
公開信息表明,長江和記擬以 228 億美元(約合 1376 億元人民幣)向美貝萊德財團出售 43 個港口資產,當中涵蓋巴拿馬運河的兩大港口。
巴拿馬運河地處南北美交界之處,總長 81 公里,平均水深 13 至 15 米,最窄處 152 米、最寬處 304 米,乃是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最為關鍵的航運通道。作為全球貿易的大動脈,它將 1700 個國際港口串聯起來,覆蓋 144 條航線,年通行量達 1.4 萬艘次,貨物吞吐量超 3 億噸。我國 20%以上的貨物進出口均依賴于此。
美方一直對巴拿馬運河虎視眈眈,當初巴拿馬人民為了奪回運河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而倘若美方得償所愿,其航母等便能憑借“優先通行權”迅速開往全球各地。
在如此這般的背景之下,我國近些年來始終在大力規劃布局拉美港口:投資 36 億美元建設秘魯錢凱港;打造總長 278 公里的尼加拉瓜運河;在加勒比海 Monkey Point 建設深水港,對科林托的港口設施進行升級,形成區域物流節點……
然而,李先生卻轉身就將 43 個港口打包出售給美國財團,給對手遞去了鋒利的刀片。需知美方在今年 1 月還頒布了新規: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船只單次最高收取 150 萬美元“服務費”。據測算,新規施行后,中國貨物經巴拿馬運河的運輸成本預計將會增加超過 10 億元。這筆交易倘若落地,必然會給我國的造船業、外貿乃至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眾多的普通人甚至可能因此而失去工作。
我們來看看李嘉誠的投資過程,他能成功確實少不了咱們國家的支持。可是在關鍵的時候呢,他老是把“商業無國界”當成特別重要的信條。不論是早些年囤地捂著不賣、離開大陸去英國,還是現在把 43 個港口打包賣給美國財團,他一直關心的都是怎么讓自己的利益變得最多。這般性格,也就難怪他年逾 90 之后,多次被傳出親赴海外尋求增益科技。
97 歲的李嘉誠頭腦還是很靈活,能給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好的選擇。不過這一回呀,他的聰明勁兒沒用對地方!業內人士分析說,這港口交易至少得經過 3 道關卡:歐美反壟斷審查;長江和記特別股東大會批準;我國相關部門的審批。而香港特首已明牌表示會嚴格依法依規辦事。
過去,好多人都被“商業無國界”這種說法給騙了,不過現在這可不行啦。就像香港的前特首說的那樣,商人要是沒有祖國,那就只能變成沒爹沒媽的孩子,被人欺負。
當初美國那邊一招呼,英偉達、高通、英特爾這些企業馬上就積極地來堵咱們國家芯片業的發展,就連臺積電也不給咱們國家的企業代工芯片。但是任先生呢,頂住了壓力,啟動了“南泥灣計劃”,堅決守住科技自主的防線。
這么一對比,誰好誰壞大家心里都清楚。商業可能沒有國界,可商人是有祖國的。要是沒有國家的保護,沒有國家發展帶來的好處,哪能有成功的企業家呀。李嘉誠到底會怎么選,他后面還會有啥麻煩,咱們就等著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