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正在高等軍事學院深造的吳瑞林,接到新任命通知,調他去東海艦隊擔任司令員。從陸軍轉入海軍工作,他思想上就是婉拒的,因為這是技術軍種,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擔任不了重任,因此各方面首長都來做工作。
很多人納悶,吳瑞林履歷上不是擔任南海艦隊司令員嗎,怎么是東海艦隊呢?
因為東海艦隊發生安全事故,軍艦與潛艇相撞導致傷亡,因此上級準備讓他接替東海艦隊司令,而陶勇調任海軍副司令員。
此時,吳瑞林不愿意,陶勇更不愿意。
自從抗美援朝回國后,他就接替華東海軍司令員一職,參加過一江山島戰役,又多次組織部隊參加海戰,東海艦隊在軍事方面是取得過不少勝利的。三大艦隊中東海艦隊成立最早,經歷作戰最多,戰斗力以及戰斗經驗最豐富。
如今因為一起事故,按說陶勇負有領導責任。他多次件檢討,要求留下將部隊帶好,上級認為他的態度積極,最終決定暫時留他擔任司令員,而吳瑞林不再去東海艦隊。
既然不用去東海艦隊,那是不是可以繼續回學院學習,然后回陸軍部隊呢?
當時,到軍事學院學制三年,到1960年才畢業。可上級是看中他了,就是把南海艦隊司令員調離,也要安排他接替司令員的職務。
他過去沒有干過海軍,怎么非要他進海軍不可能?
朝鮮戰場上,他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軍長,率領42軍取得不少勝利,幾乎是全程參與朝鮮戰爭。他率領部隊離開朝鮮前,距離停戰協定也就幾個月時間。
42軍過去是四野成立最晚的部隊,打硬仗、惡仗都沒有排在前面,因為作戰經驗不多。抗美援朝讓42軍歷練成一支強軍,也讓吳瑞林成為一名作戰經驗豐富的指揮員。回國后安排擔任海南軍區司令把守祖國南大門,修筑防御工事等。
1957年,寧愿放棄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職務,也要到軍事學院學習。
如今上級讓他轉入海軍工作,內心沒有底,顧慮很大。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政委蘇振華都分別找他談過。蕭勁光委托軍事學院副院長陳伯鈞做他的思想工作,對方可是三番五次找他談話。除此之外,還有海軍副司令劉道生,以及其他戰友們談話。
總之,在那幾天被人宴請很多次,上級也讓枕邊人多做做思想工作。妻子開口希望他轉變態度時,也說了妻子一頓。
或許在他看來,到海軍任職非他不可嗎?或許在外人看來,調吳瑞林可是沒少費勁,做各種思想工作。經過幾天思想斗爭后,上級讓他來參加南海艦隊工作匯報,與原司令多了解一些工作情況。也就是說,無論自己愿不愿意,實際上只能上任了,最終上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