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鵜鶘官方宣布錫安賽季報銷時,新奧爾良的球迷群里炸出一張老照片——2019年選秀夜,19歲的胖虎咧嘴大笑捧著狀元球衣。如今這張照片被P上病床和支票,配文寫著:"6年學費1.15億,這課咱還上嗎?"
玻璃大廈的崩塌
本賽季鵜鶘更衣室最忙碌的永遠是理療師。從揭幕戰穆雷左手骨折開始,傷病就像多米諾骨牌:英格拉姆血栓復發、墨菲半月板撕裂、瓊斯腳踝三級扭傷,直到3月雙核倒下,5人報銷名單直接湊出套首發陣容。最諷刺的是對陣活塞那夜,麥克勒姆轟下40分卻賠上右腳,這種"贏球斷腿"的劇本,本賽季上演了7次。
錫安的身體報告更令人揪心。身高1米98卻扛著129公斤體重,他的膝蓋和腳踝在無聲抗議。本賽季30場比賽,他每次突破要承受4.3倍體重的沖擊力(約550公斤),這個數據比巔峰奧尼爾還夸張。當他的三分命中率跌到23.1%,卻仍執著于內線肉搏時,醫療團隊早該亮紅燈。
億元合同的黑色幽默
翻開錫安的工資單,你會看到當代職業體育最荒誕的黑色喜劇。生涯214場比賽狂攬1.15億美元,平均每場54.5萬美元的收益,讓他穩坐NBA打工皇帝寶座。對比同屆的莫蘭特(301場賺1.02億),錫安的時薪足足高出38%。就連恩比德看著自己的52.2萬美元場均收入,也只能甘拜下風。
更絕的是合同條款設計。未來3年1.216億美元全是非保障,每年7月15日前球隊都能無痛切割。這就像給跑車裝了緊急彈射裝置——可惜鵜鶘管理層始終沒勇氣按下按鈕。他們還在幻想那個場均24.6分的怪獸能突然開竅,卻選擇性遺忘錫安6年缺席259場的殘酷現實。
管理層的死亡螺旋
看看鵜鶘的醫療室就知道,這里簡直是NBA的"阿卡姆瘋人院"。當勇士用AI監測球員負荷時,他們還在靠肉眼觀察出汗量;當熱火引進冷凍倉恢復設備時,他們的理療師還在用上世紀的熱敷包。這種落后直接導致誤診頻發:鮑爾膝蓋手術失敗被迫賽季報銷,墨菲半月板傷情延誤3周,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建隊思路更是災難級。明知錫安是玻璃體質,卻連續5年不囤積替補中鋒,這逼得錫安場均要多做12次補防。反觀雷霆,同樣主打青春風暴,人家儲備了6個足尺寸鋒線,這就是管理層的差距。
命運的十字路口
現在全聯盟都在盯著鵜鶘的樂透簽。13.2%的狀元概率看似渺茫,但看看馬刺抽中文班亞馬的奇跡,新奧爾良人難免心動。如果真拿到狀元簽選中弗拉格,錫安的交易倒計時就會啟動。畢竟沒人能拒絕19歲天才前鋒+未來多個首輪簽的重建套餐。
潛在下家名單也浮出水面。勇士需要內線沖擊力,但科爾真的敢賭嗎?他們隊史最貴引援是考辛斯,結局大家都記得。雷霆或許更合適,他們有N個選秀權可以揮霍,亞歷山大+錫安的組合聽著就刺激。不過普總精得像狐貍,估計會要求鵜鶘倒貼兩個首輪。
最后的救贖機會
這場持續6年的豪賭教會我們:職業體育沒有溫情童話,只有冰冷的投入產出比。當錫安的第6次報銷通知貼在球館走廊時,墻上的冠軍海報突然脫落半邊——這或許就是新奧爾良籃球最真實的寫照:天賦滿墻,希望滿地,卻總在即將觸碰巔峰時,墜入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