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現在退休的人員,都是中人,有很多年的視同繳費年限,有較多的過渡性養老金。如果他的有企業工作的經歷,其退休時的養老金將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舉一個同一單位的兩位機關人員的養老金例子就能明顯地看出其影響了。
例1、一個1985年參加工作的機關工作人員,其一直在機關單位工作,工齡為37年,2022年滿60歲退休時職級為一級主任科員,核定的正式養老金為7100元。
例2、一個1984年參加工作的機關工作人員,有7年多的國有企業工作經歷,工齡為39年多,2023年滿60歲退休時為四級調研員(與前例的一級主任科員在同一單位退休),其核定的正式養老金也為7100元。
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后者與前者相比,明顯有三大優勢:
一是職級高。前者為一級主任科員(正科),后者為四級調研員(副處);
二是工齡長。前者工齡(繳費年限)37年,后者工齡(繳費年限)39年;
三是退休晚。前者是2022年退休,后者為2023年退休。
由于具有以上三大優勢,又是在十年過渡期退休。在一般情況下,后者退休時的養老金應比前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高1000元左右。
但是,因為后者有7年多的企業工作經歷,使得其養老金不但沒比前者高1000元,甚至100元也沒高,還比其低幾十元,只能說是與前者相當。
正因為這7年多的企業工作經歷,使其養老金少了1000元左右,相當于平均每1年企業工作經歷養老金減少150元左右。
從這就可以看出,企業工作經歷對機關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
一個人有沒有企業工作經歷,有時并不完全由自己決定,養老金多少也不由自己決定,接受現實,知足常樂,健康生活,才是退休生活最重要的原則。養老金多不一定幸福,養老金少也能活得很幸福。
以上是個人見解,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