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長江文明 萬里流韻——長江流域精品文物繪畫展”在南京博物院開幕,其中由畫家嵇亞林與書法家白鶴合作的百米書畫合璧長卷《長江文明 萬里流韻》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畫家嵇亞林歷時三年,圍繞長江流域19個省、市、自治區60多個遺址出土的160余件代表性文物為題材,涵蓋從馬家窯文化、三星堆遺址到良渚文化、曾侯乙墓等多元文化符號的主題創作成為此次活動的核心展品和最大亮點。這件佳作凝聚了畫家嵇亞林無數日夜的心血和才智,他把平日里怡情悅性的書畫創新性的轉化、創造性的發揮出中國畫的時代功用,激發出其凝聚精神、傳承文化的無形力量。
民族文化的接續與弘揚需要我們一代代人的努力,首要之物在于對民族歷史的自我認知和情感觀照,而歷史文物所承載的內容與情感也需要藝術的展現與表達。嵇亞林以國畫的形式語言創作一系列以長江流域精品文物為題材的作品,既開拓了中國畫的題材,又體現出個人風格,為海內外來到南博的觀眾帶來富有內涵、別有風味的觀展體驗和收獲。
我曾經專門撰文推介嵇亞林的工筆花鳥畫,無論從筆墨設色的游刃有余,還是經營位置的獨具匠心,相信觀者對于他的傳統功力和技巧表達應該有明晰的判斷。更難能可貴的是嵇亞林近年來在文博主題方面的探索和創新,為中國畫承應時代變化所作的思考和努力。作為一位資深的文博人,嵇亞林在崗位上一直以來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特別是任職南京博物院期間的那份使命感和責任感,都讓嵇亞林的作品由內向外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古樸、厚重、醇和的氣息,或許正如傅抱石先生所言的“畫筆之大,在于史味”。
長期文博工作的經歷,成就了嵇亞林宏闊的視野和淵博的識見,為他今日文博主題的中國畫創作帶來無限的靈感及深厚的底蘊。同時,我也欽佩嵇亞林旺盛的創作精力和執著的藝術追求,因為大量行政事務之余還能堅持藝術創作不是輕易能夠做到的。而從這件百米長卷中,也讓我看到了文化修養與學識積累對中國畫的重要作用,所謂“畫外功夫”正是今天我們很多年輕畫家所缺失的功課和亟待填充的短板。
《長江文明 萬里流韻》的整體風貌不同于當下很多中國畫取向濃艷鮮麗、造型新奇的時風,技巧上樸厚端莊中透發著畫家特有的溫文爾雅和含蓄內斂。這似乎又應驗出傳統中國畫“畫如其人”“人品即畫品”的古訓。嵇亞林長期從事領導工作卻完全沒有架子官腔,處事公允正派,待人平易真誠,生活恬淡灑脫,工作又嚴于律己,真有君子之風,在業內口碑極佳。為人處世的傳統美德在嵇亞林身上體現得自然而然,毫無造作矯飾之感。把這些美德品性悄然傳遞于畫中,卻能讓觀者真實感受到“畫者,文之極也”的深刻內涵。或許我們不能僅僅只是“欣賞”嵇亞林作品的表象,其畫外體現出來的“文韻”,畫內包蘊著的“品格”才是我們真正應當關注的焦點。
此次展覽的成功不僅是對嵇亞林及其創作團隊藝術成就的認可與肯定,也是對文博人藝術才情的鼓勵和宣揚。我們在嵇亞林的《長江文明 萬里流韻》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歷史情懷,靜靜聆聽畫面帶給你的中國故事……
(本文作者黃戈系江蘇省國畫院傅抱石紀念館館長、研究館員、藝術學博士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