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福耀玻璃的創始人,外界送了他一個響亮的稱號——“玻璃大王”。
從一個窮小子到全球知名的企業家,他的故事聽起來挺勵志的,但真正讓人佩服的,是他創業這么多年,從來沒靠過哥哥的政治資源。這年頭,能堅持自己原則、不走捷徑的人,真不多見。
咱們就聊聊曹德旺這個人,他的創業路,還有他是怎么做到不靠哥哥的背景走到今天的。
曹德旺1946年出生在福建福清,小時候家里條件其實挺慘的。他家以前在當地算是有錢人,但到了他爸那一代,生意垮了。
1948年,他們從上海搬回福建,路上家產幾乎丟光,從此就窮得叮當響。曹德旺九歲才開始上學,十四歲就輟學了,沒辦法,家里實在供不起。
他早早出來討生活,賣過水果,拉過板車,還修過自行車,反正啥苦活累活都干過。這些經歷雖然辛苦,但也磨出了他的韌勁和生意頭腦。
到了1976年,曹德旺的人生有了點轉機。他進了福清高山鎮一家叫異型玻璃廠的地方做采購員。這家廠子當時挺慘,連年虧本,眼看著要倒閉。
1983年,他看準機會,決定接手這個廠子。他東拼西湊借了點錢,加上自己的積蓄,總算把廠子盤下來了。
結果沒多久,他就讓廠子扭虧為盈,第一年賺了20萬。兩年后,他膽子更大了,直接把自己房子抵押給銀行,換了50%的股份,成了廠子的實際老板。
接手工廠那會兒,曹德旺就展現出了不一般的本事。不過,他創業路上也不是沒遇到過坎兒。1986年,政府對一些企業家查得挺嚴,他也被盯上了,說他經營有問題,成了“反面典型”。
這事兒擱誰身上都頭疼,當時他哥哥曹德淦在政界混得還不錯,先是當福建省農委辦公室主任,后來還升到副省長,地位不算低。
按理說,這種時候找哥哥幫忙是最省事的路子,可曹德旺偏不。他覺得自己做事沒啥見不得人的地方,就硬扛著沒開口。
那段時間,調查組直接住進廠子里,查了半個多月,賬本翻了個遍,員工也問了個遍,想找出點毛病。
曹德旺一點不慌,把所有文件都攤開,啥問題都解釋得清清楚楚。最后,調查組啥也沒查出來,只能撤了。
這事兒過后,他還挺淡定地說,自己做事光明正大,不怕查,更不會拿哥哥的地位給自己開后門。這不僅保住了哥哥的政治清白,也讓他自己的名聲更硬了。
挺過這波風波,曹德旺的事業開始起飛。八九十年代,他瞅準了汽車玻璃這塊大蛋糕。當時國內基本沒啥像樣的汽車玻璃廠,市場全被日本、法國、英國、美國那幾家大公司壟斷。
他不服這口氣,覺得自己得干出點名堂來,給中國人爭口氣。他跟股東磨了好一陣子,終于把廠子從做水表玻璃轉向汽車玻璃,1987年正式搞起了福耀玻璃。
剛起步的時候,福耀日子不好過。技術不行,設備也落后,市場還被國外品牌擠得死死的。曹德旺帶著團隊沒日沒夜地搞研發,調設備,好不容易才把產品質量提上去。
1993年,福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了國內第一家請獨立董事的公司。后來,技術越來越牛,規模也越做越大,慢慢在國際市場上站穩了腳。
說到國際化,曹德旺眼光真挺毒的。1990年,美國那邊開始砍掉一些高成本的產業,他覺得機會來了,趕緊把福耀的玻璃賣過去。
沒幾年,美國維修市場的10%都被他拿下了。2001到2005年,美國搞了個反傾銷調查,福耀被卷進去。
曹德旺沒慫,帶著團隊硬剛,最后還真贏了官司,成了中國第一家告贏美國商務部的企業。這不僅省了一大筆關稅,也給中國企業在海外掙了口氣。
福耀能有今天,絕對不是運氣好。曹德旺一直有個原則,就是不走歪路,不靠關系,全憑自己本事吃飯。
他說過,自己這輩子就干了一件事——做一片中國人自己的玻璃。這話聽著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
尤其在那種資源和背景能決定很多的時代,他能堅持不靠哥哥的政治資源,確實挺讓人服氣的。
除了做生意,曹德旺還特別熱心公益。他受他媽影響挺深,信佛教,覺得做人得有點善心。從1983年開始捐錢,32年下來,他陸陸續續捐了60個億,修學校、建醫院、幫窮人,啥都干。
國家也挺認可他的善舉,給了不少稅收優惠和政策支持。后來,他還把自己手里的福耀股份拿出來3%,搞了個“河仁基金會”,專門用來做慈善。這份擔當,真不是誰都能有的。
曹德旺這人,創業路上的堅持和對社會的回饋,確實挺值得說道的。從小地方的一個窮小子,做到全球玻璃行業的頂尖人物,他靠的是腦子、膽子和不服輸的勁兒。
面對哥哥的政治資源,他完全可以走捷徑,但他沒那么干,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這種選擇在現在這個社會,尤其顯得難得。
現在很多人創業,第一反應就是找關系、拉資源,可曹德旺用事實證明,不靠這些也能干出大事業。
我個人覺得,曹德旺的故事挺讓人振奮的。不是說他多牛,而是他那種踏實做事的態度,真能給現在的人一點啟發。
這年頭,浮躁的人太多,大家都想一夜暴富,或者靠點啥捷徑翻身。可曹德旺告訴你,成功其實沒啥秘訣,就是老老實實干,守住自己的底線。
他的經歷也讓我想到,現在社會上那些靠關系上位的人,未必真能走得長遠,反而是像他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更容易讓人信服。
再說說福耀的國際化,這幾年發展得也不賴。2023年最新的消息,福耀在美國、德國的工廠還在擴建,全球市場份額還在漲。
這說明啥?說明曹德旺當年的眼光和堅持,到現在還在發揮作用。他不光是給自己掙了錢,也給中國制造掙了臉。
現在全球汽車產業競爭這么激烈,福耀還能穩住陣腳,靠的就是質量和技術,這跟曹德旺一早就定下的路子分不開。
當然,曹德旺也不是沒爭議過。比如有人說他管理風格太硬,工廠紀律嚴得像軍隊,還有人說他捐款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但平心而論,他管企業嚴是為了效率,捐款也不是誰逼他的,至少結果是實實在在幫了人。比起那些光說不練的企業家,他已經強太多了。
曹德旺這輩子,從窮到富,從小廠到全球巨頭,靠的是自己的雙手和腦子。他哥哥的政治資源擺在那兒,他愣是沒碰過,這份定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盯著快錢、熱錢,可曹德旺這種老派企業家的精神,反而顯得更珍貴。他不僅是個商人,更是個有底線、有擔當的人。
曹德旺的經歷是個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了堅持和努力的價值。他沒靠哥哥,沒走后門,硬是憑本事把福耀做成了世界級企業,還不忘回饋社會。
他的故事不光是傳奇,更是個提醒,干啥都得踏實,別老想著投機取巧。這樣的企業家,現在不多了,值得咱們好好想想,也學著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