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春天的美味
當嚴冬的最后一絲寒意悄然散去,春風便如靈動的畫師,蘸著生命的顏料,在大地上肆意涂抹。
于是,田野間、山腳下、河畔旁,野菜們像是被施了魔法,紛紛破土而出。
兒時的春天,總是與野菜緊密相連。村莊后的那片田野,是我和小伙伴們的樂園。
一到周末,我們便如脫韁的小馬駒,奔向田野,開啟挖野菜之旅。田埂上,薺菜星星點點,嫩綠的葉片在微風中輕輕顫動,像是在召喚著我們。
我們蹲下身,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撥開雜草,找到薺菜的根部,輕輕一拔,一棵完整的薺菜便被收入囊中。
有時候,我們還會比賽,看誰挖得多、挖得快。那時候,每挖到一棵薺菜,心中都充滿了成就感,仿佛擁有了全世界。
挖馬齒莧則需要更多耐心,它貼地生長,葉片肥厚多汁,采摘時要順著它的莖蔓,小心掐取頂端的嫩尖,稍不留意就會扯斷。
但當手中攥滿那肥嘟嘟的馬齒莧,滿心都是收獲的喜悅。
PART 02
家鄉的溫暖
挖完野菜,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家,奶奶總是會變戲法似的,將這些野菜變成一道道美味。
奶奶做的薺菜豆腐湯,是我童年最愛的美食之一。
她把鮮嫩的薺菜洗凈切碎,與白白嫩嫩的豆腐一起放入鍋中,煮出一鍋清香四溢的湯。
那鮮美的湯汁,混合著薺菜的清新和豆腐的嫩滑,每一口都讓人陶醉。
喝著這碗湯,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內,那是家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
除了煮湯,奶奶還會把薺菜和雞蛋液混合,攤成金黃的薺菜雞蛋餅,咬起來外酥里嫩,薺菜的清香在舌尖散開。
除了薺菜,春天還可見許多野菜,它們各有各的風姿,各有各的韻味。
蒲公英,那金黃的花朵在田野里格外耀眼,等花朵凋謝,便會撐起一把把白色的小傘,隨風飄散。
小時候,我們總喜歡對著蒲公英輕輕一吹,看那些小傘飛向遠方,心中滿是憧憬。而蒲公英的葉子,洗凈后涼拌,微苦中帶著一絲甘甜,別有一番風味。
在一些地方,野菜還與民俗緊密相連。比如在江南,清明前后,人們會采摘馬蘭頭,制作馬蘭頭香干。
嫩綠的馬蘭頭與清香的香干搭配,色澤清新,口感爽脆。這道菜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對傳統習俗的傳承,寄托著人們對先人的思念。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離開了家鄉,來到繁華的都市。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很難再見到那片廣袤的田野,也很少有機會去挖野菜了。
但每到春天,菜市場里偶爾出現的野菜,總會勾起我對童年的回憶。
那些野菜,雖然被整齊地擺放著,卻依然散發著泥土的芬芳,讓我想起家鄉的田野,想起奶奶的笑容。
野菜,不僅僅是春天的美味,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它連接著童年的純真,家鄉的溫暖,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作者:聶難
圖片:包圖網、網絡
設計:靳韞瑜
編輯:倪楊金子
策劃:李蕓聰 倪楊金子
監制:王巖 高雅
主播丨李容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