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 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 召開前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召開 網絡視聽企業座談會 ,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 出席并講話,國 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昕 主持會議。
(一)
會議聽取了10余家網絡視聽企業匯報之后,重申了網絡視聽行業管理與發展的總基調,即統籌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堅持繁榮發展和規范管理并重,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此前,已就如何處理好這幾種關系進行過多次論述,總體而言,就是要實現既充分調動市場活力,還要在管理上守住底線、促進公平正義,讓市場更加健康;既要抓住發展機遇,同時要守住意識導向安全關、內容播出安全關。
嚴格來講,這幾種關系從宏觀上對管理提出新挑戰,同時也對網絡視聽企業的健康發展提出新要求。
會議強調,各級廣電行政部門要發揮有為政府作用,加強政策供給,加快制修訂有關法規制度,加強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調整和優化不適應行業發展的政策,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創新空間,充分激發市場活力;要積極由管理向服務轉變,主動服務市場和各類主體,提高工作質效;要會同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等,打造協同發展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決行業面臨的問題;要樹立大安全理念,強化底線意識,加強系統思維,助推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而在微觀上,會議再次重申網絡視聽企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二)
會議強調,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壯大主流輿論。
網絡視聽作為新興的文化業態,與其他文藝形式一樣,有著鮮明的屬性。其中,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是網絡視聽行業必須堅守的重中之重,是第一屬性、根本屬性,建強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是網絡視聽行業的立世之本。
從理論判斷上,黨中央很早就有定論,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從現實層面來講,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則是所有文藝創作必須堅守的守則和方向。
網絡視聽企業無論是國有或是民營企業,其根本屬性不能變,這是重大原則問題。如果意識形態屬性被弱化,其危害性巨大,將會導致節目創作導向上的偏差,并過于強調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等問題。
對此,會議提出網絡視聽企業要肩負政治責任,創作推出更多接地氣、生動鮮活、廣受歡迎的理論節目,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加強正面宣傳,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由此可見,網絡視聽企業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傳播主流思想的屬性不僅不會變,還需要持續增強,這是網絡視聽行業的重要職責之一。
會議強調,創作和傳播更多精品。
實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工程是廣電總局推動行業精品創作的重要抓手,而創作更多網絡視聽精品節目則是網絡視聽企業的重要職責。
在廣電總局的大力推動下,精品創作已經成為行業的重要共識,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從管理機構到制播平臺,從專家學者到業界人士,紛紛就精品創作等話題進行廣泛討論,并在創作初心、堅守原則、制作經驗等方面進行了充分探討,“精品”成為大會的重要關鍵詞之一。
從現實情況看,“精品”之路還有很長,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微短劇創作上,仍然處于數量多但精品還不夠多的階段,還處于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的階段,必須逐步形成形成良好的精品創作環境和創作生態,構建跨平臺傳播新格局。
對此,會議提出打造新聞節目、理論節目、電視劇、網絡劇、動畫片、紀錄片、綜藝節目、微短劇等各類精品的總要求,并提出兩個施力方向。
首先,要推動臺網同播、多臺聯播和多網同播,讓好內容獲得更廣泛的傳播。這是從2024年開始實施的新政策,相繼推動30余部微短劇和更多的網絡劇、網絡紀錄片進入電視大屏;同時網臺同播、多播等已經成為常態,有力推動了優秀網絡視聽節目的更廣傳播。
其次,要持續推動“雙治理”,加快推進超高清端到端全鏈條發展等。會議給出一個明確的數據,那就是2025年將有6家重點網絡視聽平臺新增超高清節目占比超過40%,為大屏小屏用戶提供更好的視聽體驗。
超高清建設是廣播電視的未來,今年至以后一段時間,將是超高清建設的高峰期,而網絡視聽平臺同樣是該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
會議強調,要共筑行業健康生態。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良好地行業生態,是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這就需要管理上堅持以管促規范,以扶促發展,廣電總局先后出臺包括相關管理意見、管理細則多項管理舉措,正是保障行業健康生態的重要施力方向。
“內卷式”惡性競爭現象,同樣在網絡視聽領域出現,同時還有包括壟斷、不顧成本的跑馬圈地等,都是需要警惕的現象。如果競爭失去節制,網絡視聽經營主體之間盲目開展“內卷式”惡性競爭,將會扭曲市場機制、破壞市場公平。
對此,會議對網絡視聽企業提出兩點要求,其一,平臺要落實主體責任,堅守內容安全底線,杜絕出現違背行業規范、惡性競爭、傳播低俗內容等問題。這是從內容層面、經營層面提出的要求。
其二,要防止和治理內卷式競爭,營造公平、有序、健康的發展環境。顯然,這是一項應勢之策,是對目前行業內出現的某些有違公平的現象給予的鮮明警告。
會議強調,要服務國際傳播大局。
“登高壯觀天地間”。網絡視聽企業作為文藝創作的重要載體,服務于國家大局是職責所在,也是體現大局觀、主體性的重要表現。
黨中央多次對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等話題進行過重要闡釋;廣電總局同樣在加強廣電視聽國際傳播系統布局,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感召力等方面,做過多次重要部署。
比如,2024年,配合元首外交、主場外交,先后策劃了多場高質量視聽交流合作,包括在中阿、中突元首的共同見證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分別與阿聯酋媒體委員會、突尼斯國家廣播電臺簽署了合作協議,有力服務外交大局。
再如,利用國際視聽節目重要展會,結合不同地區的地域特色、受眾喜好,推動更多視聽精品走出去。
在此背景下,會議強調,網絡視聽企業要更加主動承擔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大責任,以多渠道、立體式傳播,不斷增強海外傳播效能。
會議強調,要踐行社會責任。
長期以來,網絡視聽企業積極踐行社會和公益責任,針對網絡視聽公益新實踐進行了積極探索,并以各種形式和方式實踐公益行動,形成了公益事業中獨特的網絡視聽矩陣。
從“小雨滴答”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到“困難媽媽幫扶行動”,從“銀杏谷聲量計劃”到騰訊“兩癌”防控,從天貓“助禾計劃”到趣丸科技“AI樂之鄉”等聚焦非遺傳承、健康普惠、鄉村教育的具體實踐,不僅以科技與內容融合拓展了公益邊界,更是為網絡視聽企業帶來極強的聲譽。
對此,會議強調,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守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更好承擔社會責任、時代責任。
中宏網、咪咕、芒果TV、華數、愛奇藝、優酷、騰訊、抖音、快手、嗶哩嗶哩、小紅書、喜馬拉雅、科大訊飛、第一視頻、無憂傳媒、點眾科技等企業代表發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