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清明節文化內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群眾樹立文明祭祀新風,4月1日,鎮平縣侯集鎮以清明節為契機,組織開展了“清明文化大家談”主題活動,通過追溯清明淵源、探討家風傳承、弘揚革命精神等內容,推動移風易俗,厚植文明鄉風。
在該鎮文明實踐大講堂,大家圍繞清明節的起源、習俗演變及時代意義,通過“寒食節”“介子推”等歷史故事,共同學習了清明節慎終追遠、感恩思源的文化內核。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同步開展的“家風故事分享”活動,退休教師、老黨員、鄉賢代表等紛紛登臺,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孝老愛親、勤儉持家、誠信友善的家風家訓,并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批判“厚葬薄養”“攀比浪費”等不良風氣,倡樹“生前盡孝、喪事簡辦”的文明理念。
活動還特別設置了“紅色記憶”專題,在庠生小學,廣大干群通過一張張老照片、一段戰斗故事,學習郭癢生烈士忠誠擔當、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北門村黨支部書記侯志高表示:“先烈們用生命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把這種精神融入家風教育,代代相傳。”
據悉,該鎮近年來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將清明文化與傳統村規民約結合,組建紅白理事會監督指導婚喪事宜,開展“最美家風家庭”評選,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廣鮮花祭祀、網絡追思等綠色方式。此次活動通過“文化講堂+群眾議事”形式,進一步凝聚了文明共識,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
“清明節不僅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更是培育文明新風的契機。”該鎮黨委書記王鋒表示,侯集鎮將把家風建設融入基層治理,通過常態化文化活動、典型示范引領,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鄉村新風尚。
通訊員:王宗顯
審核:楊旸 校對:王遠 編輯:李樹嫻
歡迎社會各界積極投稿(zpwlk@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