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特約記者 王昱天
圖片來源:圖蟲
過去的債務擔保讓東望時代(600052.SH)如同深陷“泥潭”之中,背后錯綜復雜的糾紛直接影響著這家上市公司的發展。
4月1日晚,東望時代發布一則起訴進展公告稱,公司與被告浙江省東陽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三建”)已達成調解,東陽三建自愿對廣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廈建設”)尚欠公司的代償款2000萬元及利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這僅僅是東望時代諸多擔保中的一個案例,就在前一晚,即3月31日晚,東望時代發布的公告主要涉及轉讓浙江雍竺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雍竺實業”)49%股權的事情,但因為擔保逾期,導致這次轉讓款不見得能“落到”上市公司的口袋里。這件事也得到了監管的關注,3月17日上交所就發送《問詢函》,要求公司提供更多信息,但目前公司已經連續兩次申請延期回復。
結合歷史公告來看,東望時代目前或已陷入債務擔保的泥淖,對原控股股東廣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廈控股”)多項擔保逾期,并已多次拍賣、轉讓資產代償逾期債務。掛牌轉讓資產或許是其試圖撬動手上的資源盤活局面,因此即便幾乎對半折價也仍要出售。
但逾期及涉訴債務對應的擔保金額窟窿仍然巨大,原控股股東廣廈控股能否有能力落實補償安排?何時能落實?這些對于東望時代來說,仍然是懸而未決的難題。
4月2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東望時代,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領導班子在上海”,在和律師團隊磋商,“主要精力放在了回復上交所問詢函上”。
近對半折價轉讓雍竺實業
東望時代的證券簡稱曾是浙江廣廈,1997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是原國家建設部推薦的全國建筑業首家上市公司。
近十年來,浙江廣廈做出從房地產行業向文化影視等新興行業轉變的戰略規劃,一邊收購新公司,一邊逐步剝離房地產業務。
2021年,東陽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東陽國資”)通過司法拍賣獲得浙江廣廈控制權,同年12月更名為浙江東望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于2022年1月變更為“東望時代”。
在東望時代剝離房地產資產的過程中,雍竺實業就是其中一環。
2014年4月1日,當時的浙江廣廈出資10億元全資成立子公司雍竺實業,業務范圍是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而后于2015年7月增資4000萬元,累計出資約10.4億元。
2016年5月,浙江廣廈向廣廈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所持雍竺實業51%的股權,轉讓價格5.3億元,基本與出資額持平,剩下的49%股權則一直持有至今。
東望時代2025年3月15日披露的公告稱,“公司在業務上已經完全退出房地產領域,但仍遺留下少量與房地產業務相關的資產與權益。為盤活公司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現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聯營公司雍竺實業49%股權。”
但是,如今將剩下的雍竺實業49%股權出售,東望時代則要面臨大幅折價的情況。根據公司公告,本次轉讓底價不低于雍竺實業49%股權對應評估價值3.3億元的80%,即不低于2.71億元,該底價相當于當年出資額(即5.096億元)的53%,折扣約為47%,幾乎相當于半價出售。
陷入債務擔保“泥潭”
為何不惜折價一半也要出售資產?恐怕與東望時代當前面臨的債務擔保糾紛有很大關系。
根據東望時代2024年半年報,2021年至2024年中,東望時代先后擔任廣廈控股及其關聯方共計6筆債務的債務擔保人,為其中4筆債務提供了2000萬元到2億元不等的最高額保證,并均因債務人未及時償還而陷入訴訟糾紛。
進入執行階段后,東望時代被司法機關通過劃轉公司銀行賬戶余額、變價執行公司持有股票、司法拍賣大股東持有公司股票等方式來執行擔保責任。截至2024年6月30日,東望時代因“為廣廈控股及其關聯方擔保累計被司法劃扣的貨幣資金金額”合計約為3.58億元。
根據最近一次提及擔保總金額的公告,截至2024年12月25日,東望時代及控股子公司的對外擔保總額約為6.78億元,逾期及涉訴債務對應的擔保金額約為4.42億元。
為此,東望時代已經向廣廈控股及其關聯方提起追償權訴訟,要求歸還公司代償款以及所產生的相關利息,但迄今杳無音訊。
4月2日,久誠律師事務所馬云律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東望時代的“勝訴問題應該不大”,但最終是否能夠拿到錢,要看被告的情況,如果其“有償還能力的話應該會按照調解方案按期付款,如果被告沒有按照調解方案如期償還的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但最終是否能夠執行,也要看被告的償付能力。”
總而言之,東望時代目前已經深陷為老東家擔保的“泥潭”之中,并被動劃扣了不少公司賬戶現金,2024年的業績也要面臨巨額虧損。業績預告顯示,東望時代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7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約為-1.9億元。
在這樣的形勢下,東望時代恐怕唯有出售公司現有資產,才能改善債務擔保糾紛狀況。
兩次延期回復上交所問詢
不過,即便順利出售雍竺實業49%股權,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東望時代當下的問題。
上交所在問詢函中就強調了這一點。問詢函中提到,“因相關債權人已變更為東陽金投”,出售雍竺實業49%股權的轉讓款“可能會被法院劃扣用于優先償還對東陽金投的債務”,因此要求東望時代補充披露“東陽金投承接債務的具體情況、成為相關債權人后公司的代償情況等,說明相關安排是否有利于保護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
另外,出售股權拿不到轉讓款還是浮在水面上的難題,更大的隱患是對老東家廣廈控股及其關聯方的擔保而被司法劃扣的損失能否追回。
問詢函中強調稱:“前期公告顯示,公司對原控股股東廣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多項擔保逾期,并已多次拍賣、轉讓資產代償逾期債務。截至目前,因逾期擔保發生的損失公司未取得實際補償。”因此,需要公司補充披露“逾期擔保金額、代償金額、代償方式、擔保余額、訴訟進展及效果,明確切實有效的補償安排、具體措施及時間表等。”
但是,自3月17日收到上交所《問詢函》以來,東望時代已經接連兩次公告,申請延期回復,理由是“為保證回復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
東望時代目前牽扯到的擔保訴訟又雜又亂,對投資者而言仍然是一頭霧水。擔保“泥潭”如何破局,就只能等待上市公司何時回復上交所《問詢函》了。
4月2日收盤,東望時代以下跌0.69%報收4.33元,公司市值跌至36.55億元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