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初,華國鋒接到中央的任命,任國務院業務組副組長,協助周總理工作,并得以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
此時的華國鋒雖然初進中央,但其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來說卻毫無疑問是當時環境下的一股勁風。
華國鋒全力配合周總理,同時積極調整國內經濟,保障市場供應與穩定物價,使得國家在當時略顯蕭瑟的政治環境中維持穩定。
毛主席定下的接班人
十屆一中全會上,華國鋒順利地晉升中央政治委員,與周總理一道負責農業工作,保障全國人民的糧食供應。
華國鋒敢講真話,實心任事,是這位老革命的特點,也是毛主席最信任華國鋒的地方。
后來在1975年1月的時候,華國鋒開始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及公安部部長。一個月后,國務院會議上華國鋒被確認為常務副總理之一。
之所以中央當時會這樣急切地作出安排,確定華國鋒的職務,主要原因就在于毛主席與周總理相繼病重。
盡管人們不愿意接受,也不得不及早地為未來做出安排,毛主席與周總理兩位偉人也是這樣的打算。
而華國鋒在當時就是最好的人選。
在周總理去世的前一年里,華國鋒的工作是極有成效的。
不僅落實了中央關于部分干部的政策,解放了分管部門的一大批干部,讓他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建設出謀劃策;同時華國鋒還積極地在諸多領域提拔實心任事的高科技人才,支持國家的重點研究項目。
華國鋒的這一系列措施,國家有了重新走向正軌的跡象。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天失一柱。在當時的環境下誰能代替周總理主持好全國的大局,這對于毛主席來說是個十分艱難,卻又不得不當機立斷的問題。
最終,毛主席還是下定決心讓華國鋒來擔任國務院代總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周總理逝世的當天,毛主席在病榻上召見了華國鋒。
毛主席的主治醫生在后來的值班記錄里這樣寫道:“主席用幾乎聽不清的聲音反復叮囑‘要團結,要謹慎’,華同志握著主席的手連說了三聲‘請您放心’”。
從這天開始,華國鋒步入中國最高的政治權力中心。周總理逝世,一大批的老干部被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毛主席病重,這時候華國鋒所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穩住大局,民心不可違
1976年4月5日這天,華國鋒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主持召開緊急會議。
當天的會場上所有人都爭論不休,以往周總理在的時候,周總理能夠憑借自己的威望震住場子。但是周總理這一走,誰來穩定大局呢?
面對這樣的場面,華國鋒起身推開窗戶指著天安門廣場說:“民心不可違,穩定壓倒一切。”一時間,會場里面聒噪的吵鬧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人的沉默。
9月9日,一代偉人毛主席逝世。接連兩位共和國的締造者相繼離世,這對于新中國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變局,華國鋒能否帶領新中國走向正軌,這成了當時所有人心中最為擔心的事。
華國鋒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指示,開始與葉帥、李先念等人接觸,在確保中央團結的情況下商量大計。
華國鋒的果斷也得到了葉帥與李先念等人的贊許。在毛主席逝世之后一個月,華國鋒就穩定住了局面。
1976年,葉劍英在西山與熊向暉長談,在談及當時的局勢時說道:“現在大局已定。過去主席講,從大亂到大治,現在是這個時候了。華主席謙虛、穩重、誠懇,有民主作風,是領袖之才。毛主席是慧眼識英雄。華受命于危難之際、非常之時,非常之事,非常之人,建立非常之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敢于下決心,也只有華。這個人是大智若愚,有智有勇。如果周總理在,周不會這么做。就是鄧公也不一定這么做,不像我們老家伙思想顧慮多。紅樓夢大觀園不好管。王熙鳳有病,探春管,看起來文弱,其實厲害。主席講人才難得,外柔內剛,綿里藏針,放在華主席身上更合適。他交班不交給別人,毛主席慧眼識英雄,難怪他講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
很顯然,葉帥對于華國鋒的評價是很高的。
在當時的情況下,之后有華國鋒能做出這樣的壯舉來。
而同時,葉帥也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眼光,或許毛主席早就預料到,只有華國鋒是能夠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中,做出非常之事的人。
毛主席為什么看中華國鋒
那么華國鋒之前是做過些什么事情,讓毛主席能夠將這等重任交付到華國鋒的手中呢?
1955年10月,那時候的華國鋒還在湘潭任書記,毛主席知道自己的家鄉有這樣一個北方來的書記,特別想見見對方。
因為毛主席早就從時任省委湖南省委書記的周小舟那里了解到華國鋒是個肯穿著粗布襯衫、頂著烈日在田地里與農民一起干活兒的干部。
在見到了華國鋒之后,毛主席專門讓其講一講農業合作化的情況。
年輕的華國鋒對于湘潭縣的情況如數家珍一樣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毛主席頓時覺得這位年輕的干部了不起。
實心任事是一方面,毛主席其實看中華國鋒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品質就是“實在、不浮夸!”
與當時的更多領導干部不同,華國鋒從不喜歡虛報成績。
這一點在《湖南農村考察報告》中也有提及,里面的“不搞虛報產量”這幾個字尤其引起了初識華國鋒的毛主席的注意。
1959年,毛主席路過長沙聽取當地的干部匯報農業生產的情況,就在所有人都在用“形勢大好”來形容農業工作的時候,只有華國鋒的材料里面夾著三根枯黃稻穗:“這是瀏陽河邊受旱最重生產隊的禾苗”。
毛主席思考良久后說道:“國鋒同志,你敢講真話,這很好嘛!”
除了敢講真話外,華國鋒在當時的這一舉動還充分地表現了其政治智慧,不評價、不批評,只用一株稻穗就給主席展現了當時的真實情況,或許這就是毛主席最看中華國鋒的地方了吧!
后來華國鋒在主席的提拔下,晉升得很快。以至于周總理對此感到很是疑惑。當周總理問時,毛主席說:“出身懂民生,實事求是作風硬,不搞團團伙伙最干凈”,這三點主要概括毛主席用華國鋒的理由。
后來毛主席逝世之后,華國鋒用雷厲風行的手段解決了當時的問題,全國人民對于華國鋒的擁護之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鄧公在寫給華國鋒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同全國人民一樣,對這個偉大斗爭的勝利,情不自禁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也就在當月,華國鋒在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宣布了三條決定:“第一條是請鄧公出來工作;第二條是要在中央會議上堂堂正正地出來;第三條是要為鄧公出來工作做好群眾工作。”
就這樣,鄧公在華國鋒的提議下,重新出山開始主持工作。
然而,華國鋒也并非完人。在后來華國鋒提出的“兩個凡是”引來了很大的爭議,并發展成為后來席卷全國的那場“真理與標準”的大討論。
最終,證明了“兩個凡是”是錯誤的,是對“毛澤東思想”的歪曲。但是從出發點上來說,華國鋒卻又只是在堅定不移地繼續自己對毛主席的擁戴并無私心。
不過后來因為對“兩個凡是”的批判演化成為了對于華國鋒的批判。
華國鋒在1980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期間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辭去了黨中央主席、軍委主席的職位,主動承擔了責任。
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2021年,在《紀念華國鋒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這樣評價道:“華國鋒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將永載史冊。”
參考資料:
《毛澤東為何選擇華國鋒接班》《 書摘 》( 2012年02月0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