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6萬億美元,達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美國債務問題引發全球關注,特朗普一些不當言論與舉措,更是將中美經濟關系置于風口浪尖。
美國債務問題日益嚴峻,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刻。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若國會不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今年8月,聯邦政府可能就沒錢支付所有賬單,進而發生債務違約。要知道,2025年1月2日,債務上限恢復為36.1萬億美元,之后財政部只能采取“非常規措施”維持政府運轉。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將延長特別措施至6月27日,但由于不確定性,無法預估措施和現金能撐多久。
美金(資料圖)
美國債務規模的膨脹速度十分驚人。從數據來看,2024年美國聯邦政府僅償還美債利息就花了8820億美元。自2014年到2024年,美國國債總額從23.64萬億美元漲到超36萬億美元,漲幅超52%。并且美債增長速度還在加快,2024年1月初美債總額為34萬億,7月底達到35萬億,間隔約7個月;可從7月底的35萬億到11月的36萬億,僅僅用了約3個月。
特朗普上臺后,美國經濟政策走向變得更加復雜。特朗普此前宣稱要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還妄言讓中國為美國疫情賠償10萬億美元,最近又有讓中國為美國巨額債務買單的意圖。有預算分析師給出精確數字,特朗普包含關稅政策在內的一系列經濟計劃將導致到2035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增加7.75萬億美元。這些言論和潛在政策,不僅破壞中美正常經濟合作關系,還讓全球經濟穩定性受到沖擊。
美金(資料圖)
面對美國日益嚴重的債務問題,中國在美債持有策略上做出了調整。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中國減持96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降至7590億美元,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24年全年,中國有9個月都在減持美債,合計減持規模達573億美元。自2022年4月起,中國美債持倉就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且總體呈減持趨勢。
中國減持美債,主要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一方面,美國債務風險不斷攀升,36萬億美元的債務規模,利息支出又占財政收入相當高的比例,一旦美國經濟出現問題,中國持有的美債將面臨違約風險。而且美聯儲加息,使得全球資金流向美國,人民幣有貶值壓力,中國需要保留美元穩定匯率。在這種情況下,減持美債是規避風險的必然選擇。
另一方面,美國一些政客的不當言行,增加了中國持有美債的風險。部分美國高官揚言“賴賬不還”,這讓中國不得不重新審視持有美債的安全性。此外,特朗普上臺后政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他對關稅的隨意使用,也讓中國對美國經濟政策穩定性產生擔憂。為降低風險,中國選擇逐漸減少外匯儲備中美國國債的占比。
美金(資料圖)
中國減持美債,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中國長期以來都是美債的重要海外持有者,減持行為使得美國國債需求下滑,推動美債收益率上升,進而增加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這一舉措也向全球投資者傳遞出對美國經濟和美債信心不足的信號,可能引發更多投資者重新評估美債投資價值,對美國金融市場穩定造成沖擊。
從全球金融格局角度看,中國減持美債是全球金融多極化趨勢的體現。近年來,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占比逐年上升,“一帶一路”倡議也讓更多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和結算。與此同時,中國不斷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增加黃金儲備,加大對“一帶一路”項目投資,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這些舉措都表明,全球金融格局正朝著更加均衡、多極化方向發展,美元獨大的局面正在改變。
面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中國未來將繼續堅持穩健經濟政策,在外匯儲備管理上,會進一步推動多元化策略。在減持美債的同時,中國會合理配置其他資產,增加黃金等貴金屬儲備,加大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投資,通過“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項目,拓展經濟合作空間,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
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中國也將發揮更積極作用,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中國會加強與其他國家在金融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全球性經濟挑戰,促進全球經濟穩定與發展。
美國方面則需正視自身債務問題,摒棄將債務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的錯誤想法。美國應制定合理財政政策,控制債務規模,提高財政可持續性。同時,美國也應重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系,通過平等對話與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經濟穩定,而不是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政策,破壞全球經濟秩序。
總之,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加強合作才是共贏之道。中國減持美債只是基于自身經濟安全和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做出的合理決策,未來中國將繼續以負責任大國姿態,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