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發生了慘烈的車禍,三條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告別人世。
關于該事件,下面,我們用兩分鐘的時間來理清路政、小米、司機這三者,到底是哪一方出現了問題。
01
先來看看車禍發生時情況。
根據小米公司公布的情況,司機接管前,車速是116,識別到障礙物時,車輛減速,司機接管后兩秒鐘,車輛以時速97撞向隔離帶水泥樁。
有網友說,如果司機不接管,或許車禍就不會發生。
我把小米公司公布的時速、反應時間和制動距離丟給deep seek分析,deep seek的答案是,目前市場上的任何智駕技術,都無法避免碰撞的發生,當然,就算是人開車,也無法避免。
也就是說,最后兩秒鐘,不管是智駕在開,還是司機在開,車禍都會發生。
至于說,如果司機不接管,任由智駕緊急制動,會不會車禍就沒那么嚴重。
這就很難說清楚,目前掌握的情況,無法做出判斷。
02
其實,要真正避免車禍發生,不要盯著最后兩秒鐘,而要把關鍵點放在路障前幾百米。
經常開車上高速的人都知道,高速上設置路障,在幾百米之前就會有標識提醒。
正常情況下,司機看到標識后,會減速。
有的標識會告訴你要減速到多少,和要提前變道。
只要我們按照標識來做,在靠近路障時,就能順利地通過路障。
03
所以這次小米su7的車禍事件,關鍵就是這個路障標識。
第一,當時的路障標識有沒有放好、放對。
如果路障標識沒有放好,那就是路政的問題。
第二,如果標識放好了,開啟智駕的車輛有沒有識別出來。
如果車輛沒有識別出來,那就是車的問題。
第三,如果車輛已經識別出來,并采取了行動,比如減速,和提醒司機前方有路障。
如果司機沒有根據車輛的提醒采取行動,比如手動調低車速,或者提前接管,那就是司機的問題。
車禍發生地點幾百米前的路障標識,才是理清事故的關鍵,路政、車、司機,到底是誰的責任,一目了然。
04
這次車禍鬧得沸沸揚揚,也把智駕推向了風口浪尖,作為智駕的擁護者,我認為有必要把事情查得清清楚楚。
這件事不管最后結果如何,都有助于智駕的完善,讓智駕成為真正守護司機安全的衛士。
作為使用了智駕一年多的司機,下一篇,我談談怎樣才是正確的智駕使用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