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級"裝備的"戰場首秀"——2025年4月3日,英國國防部宣布向烏克蘭提供8-10架退役的Puma HC.2直升機。
這批1971年首飛的"飛行古董",距今已經服役54年,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年齡還大13歲,其技術參數更是令人咋舌:
- 最大航程:620公里(僅為俄軍Ka-52直升機的41%)
- 武器載荷:2.5噸(無法掛載現代反坦克導彈)
- 航電系統:仍使用機械式儀表,無數據鏈接口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辯解稱:"這些直升機經過現代化改裝。"但數據顯示,2024年英國皇家空軍退役時,Puma HC.2的完好率已降至37%,最后一次升級停留在2008年的夜視儀加裝。
一、英國的"甩鍋"算盤
1、確實省錢
- 維修成本:英國每架Puma年維護費高達420萬英鎊,遠超其50萬英鎊的二手售價
- 庫存壓力:英國原計劃2025年報廢全部28架Puma,騰出軍費采購16架"灰背隼"直升機
2. 政治作秀
- 轉移國內矛盾:英國國防預算被削減12%,通過軍援轉移民眾對裝備老化的批評
- 北約"帶頭大哥"人設:在美德等國提供主戰坦克時,英國急需刷存在感
3. 技術陷阱
- 配件斷供:Puma HC.2停產43年,全球僅英國存有1200件備用零件
- 培訓困境:烏克蘭飛行員需重新學習機械儀表操作,訓練周期長達6個月
二、烏克蘭的"甜蜜負擔"
1. 戰場實際效能
- 火力不足:僅能掛載7.62mm機槍吊艙,對俄軍裝甲部隊威脅有限
- 生存危機:無雷達告警裝置,在俄軍電子干擾下易成"活靶子"
- 后勤黑洞:每飛行小時需消耗2.3個工時維護,遠超烏軍現有保障能力
2. 戰略誤判
- 情報失誤:英國軍情六處錯誤評估俄軍電子戰能力,低估Puma被擊落風險
- 政治綁架:澤連斯基被迫接受過時裝備,否則面臨"破壞西方團結"指責
三、"老爺機"背后掩蓋不住的故事
1. 北約裝備體系裂痕
- 標準混亂:烏克蘭同時使用美制UH-60、德制CH-53、英制Puma,后勤體系瀕臨崩潰
- 技術代差:俄軍已部署"克拉蘇哈-4"電子戰系統,可癱瘓北約三代機航電
2. 二手裝備市場的"灰色產業鏈"
- 中間商漁利:美國防務公司Global Ordnance以每架150萬美元收購英軍Puma,轉售烏克蘭時加價至380萬
- 逆向工程隱患:俄軍已擊落2架烏軍"老爺機",獲取北約早期直升機技術參數
3. 英國的"帝國余暉"
- 工業空心化:英國直升機產業僅剩韋斯特蘭公司,無法自主研發新型號
- 戰略收縮:皇家空軍計劃將直升機中隊從7個減至4個,專注本土防御
四、專家警告:這是"用情懷掩蓋戰略失敗"
"英國的Puma直升機與其說是軍援,不如說是把博物館展品送進屠宰場。"——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分析師邁克爾·克拉克
"北約正在用過期裝備消耗烏克蘭的抵抗意志,這種做法等同于犯罪。"——基輔莫霍利-納吉藝術與設計大學教授奧列格·斯捷潘諾夫
結語:當"古董"遭遇現代化戰爭
從英國的角度看,這是一場成功的"戰略甩鍋";從烏克蘭的立場看,這是一次無奈的"尊嚴交易"。當Puma HC.2直升機轟鳴著掠過第聶伯河,它搭載的不僅是烏克蘭士兵的生命,更是整個西方陣營的戰略焦慮。正如軍事史學家威廉·林德所言:"戰爭是最好的試金石,它會讓所有謊言在炮火中灰飛煙滅。"而英國的"古董直升機",終將成為這場謊言的注腳。
數據來源:
1. 英國國防部2025年4月3日軍援公告
2.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俄烏戰場裝備效能評估》
3.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后勤報告
4. 俄羅斯電子戰部隊戰報
5. 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歷史檔案
專家觀點:
"這些直升機在俄烏戰場的生存時間可能以小時計算,英國此舉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北約軍事委員會前主席羅布·鮑爾
"烏克蘭正在淪為北約過時裝備的試驗場,這種援助模式必須改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軍事觀察員安德烈亞斯·魯道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