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川區基層治理工作正經歷著數字化、智能化的變革,其中“川善治”鄉村治理平臺的廣泛應用,為全區各村(社區)帶來了全新的治理模式和顯著的治理成效,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通川區畫眉村,“川善治”平臺的通知板塊,實現了村務信息的及時傳遞。村民們通過手機就能迅速獲取到村里的政策變動、活動安排及會議通知,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顯著提升。這一板塊還成為了村民反饋意見、參與討論的橋梁,增強了村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推動了村莊治理的透明化進程,村民們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村莊事務的積極參與者,讓“村民說事兒更容易”。
利用“川善治”評選《衛生之家》活動
與畫眉村不同,通川區朝陽街道馬房壩社區則充分利用了“川善治”平臺的積分制功能,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熱情。社區居民只需要每天打開登錄平臺,通過瀏覽、點贊、互動以及參與村民說事、書記議事等各種事務,就能獲得積分,每月月初可用積分兌換禮品,參與兌換的居民人數眾多。
教居民如何用積分兌換禮品
“這個‘川善治’非常方便,我每天在上面發發消息就能夠獲得積分,每月月初社區就會組織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像紙巾、洗發水、洗衣液這些日用品我都可以兌換,都不用去買了。”馬房壩社區居民呂麗說道。
這一正向激勵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居民們的積極性,他們不僅積極參與社區的各項活動,還主動關注社區的發展動態,為社區的建設出謀劃策。積分制的實施,提高了居民們的參與度,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居民們有序排隊用積分兌換禮品
自2023年開始,通川區全域開展“川善治”鄉村治理微信小程序推廣應用工作,通過平臺積分制、村民說事、村務公開等功能的有效運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形成線上線下有機聯動的基層“智”理新模式。去年,通川區在四川省“川善治”千村激勵計劃(第一批)中共有19個村(社區)獲獎,為此批次中全省第一,其中獲“川善治”善用獎綜合獎4個,以及單項獎34個。目前,通川區206個村(社區)已全面推廣使用“川善治”平臺,實現了全覆蓋,上星率達100%。據統計,自“川善治”平臺推廣以來,通川區已累計辦理各類訴求4000余件,平臺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參與四川省“川善治”千村激勵計劃獲獎留念
通過“川善治”平臺,通川區實現了村級(社區)事務的在線辦理、公開透明和高效協同,平臺不僅暢通了干群溝通渠道,還提升了基層治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未來,通川區將繼續深化“川善治”平臺的推廣應用,不斷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稿件原創,轉發請注明出處
融媒體中心記者:陳 迪
編輯:王 月
編審:張 爽
總編:肖曉宏
點個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