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報道,“美國和中國加強了外交努力”,作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首個訪華的美方高層人員”,美國聯邦參議員戴安斯最近幾天的訪問受到外界關注。戴安斯在與中方的一系列會晤后對媒體表示,相關會晤“富有成效”,他還表示希望在今年晚些時候安排兩黨參議員訪華。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歡迎更多美國國會議員及各界人士來中國走一走、看一看,增進對中國的客觀了解,為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戴安斯(資料圖)
美國如今騎虎難下。曾經的關稅大棒,如今成了經濟的枷鎖。數據顯示,美國因貿易戰導致進口成本上升,通脹飆升至40年來最高點。一些制造業巨頭開始抱怨:再這么搞下去,我們根本撐不了幾年。而更大的壓力來自選民。不滿情緒像滾雪球一樣膨脹,而2024年總統大選已近在眼前。如果不能緩解國內經濟困局,特朗普即便重新入主白宮,也將面對一片狼藉。于是,中美關系再次被推向聚光燈下。這次派遣戴安斯訪華,無疑是一次姿態,一次試水。
當然,會談過程并非全然風平浪靜。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閉門會議期間,中方向戴安斯團隊明確表達了反對貿易戰、呼吁公平競爭以及加強科技領域合作等核心訴求。同時警告,如果單邊主義思維繼續主導美國外交,那么最終只會導致雙輸局面。而美企代表則抓住機會表示,希望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并敦促減少人為壁壘,以便更好參與未來合作。這些信息被傳遞出去后,引發廣泛討論,有分析認為這是雙方一次較真意味濃厚但成果有限的小范圍互動。
特朗普(資料圖)
另外,特朗普這次派戴安斯過來,一方面或許真的是想去探探口風,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是來尋找某種有利條件。例子如蘋果公司就很懂得在尊重與合作中尋求發展,甚至放棄無休止的攀扯,以期在全球市場中獲取更廣盈的福祉。中美關系的背后,不僅僅是簡單的兩個國家之間的交鋒。在這個相互依存的地球村,顯然雙邊的互動對全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即便有地緣政治和某些政客的偏見所阻擋,但更多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必須著眼未來和共通利益的。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相關措施已于4月2日生效。他表示,如果在美國制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特朗普稱,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沒有對汽車關稅發表過任何建議,也沒有從中要求獲得任何益處。特朗普當天還稱,美國將會對木材和藥物征收關稅。當天,白宮發言人哈里森·菲爾茲表示,25%關稅的措施將適用于進口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以及關鍵汽車零部件,必要時可增加對其他零部件的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作為汽車進口大國,去年汽車、零部件和發動機進口總額達創紀錄的 4743 億美元,新關稅政策旨在推動本土汽車產業發展,減少貿易逆差,增加政府收入以削減債務。但事與愿違,這一政策引發了一系列負面連鎖反應。日本、德國、韓國等汽車出口強國首當其沖,日本 2024 年汽車對美出口額約 6 萬億日元,占對美出口總額近三成;韓國 2024 年對美汽車出口額約 347.4 億美元,占汽車出口總額 49%。加征關稅后,這些國家汽車在美國市場價格飆升,競爭力銳減。
對此,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特朗普總統宣布,對我們的汽車工業征收25%的關稅,這是一次直接攻擊。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我們必須考慮對關稅聲明作出適當回應。當然,所有的選擇都擺在桌面上。巴西總統盧拉表示,這些關稅非常糟糕 ,因為它沒有促進世界貿易,而是阻礙了世界貿易。這種保護主義對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幫助,我們會看到后果 ,我認為這對美國不利。歐盟方面稱,美國新關稅政策害人害己,歐盟深表遺憾,將繼續尋求維護自身利益的應對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