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乍暖還寒的時節,
正是細菌病毒滋生的溫床。
托幼機構和學校人員密集
要做好疾病預防與健康防護。
今天讓我們一同來了解
春季校園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如何防御?一起來看
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
諾如病毒具有感染劑量低、傳播能力強、感染潛伏期短等特性,全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發生。
★諾如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可通過攝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觸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接觸污染的手、物體或用具,接觸嘔吐產生的氣溶膠等方式傳播。
★人感染諾如病毒后可導致急性胃腸炎,主要癥狀為嘔吐和腹瀉,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疼、發熱、畏寒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以腹瀉為主。多數病例病情輕微,通常持續2~3天,預后良好。
猩紅熱
猩紅熱為A族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高發,多見于15歲以下兒童,以輕癥為主。是我國法定的乙類傳染病。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傳播,還可通過受損的皮膚感染。
★猩紅熱通常急性起病,可表現為高熱伴咽痛,引起兒童扁桃體炎、咽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北方地區通常冬季流行。
主要通過感染者打噴嚏和咳嗽等產生的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流感傳播迅速,尤其在密閉的環境中。
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頭痛和全身乏力等。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麻疹傳染性很強。
★主要通過病人咳嗽、噴嚏排出的飛沫傳播。
主要癥狀表現為發燒、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隨后出現紅色斑丘疹,從面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15歲以下人群。
★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主要表現為腮腺腫大、疼痛,張口或進食酸性食物時疼痛加劇,可伴有發熱、頭痛,嚴重者可能引發睪丸炎或卵巢炎。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春季常見。兒童普遍對水痘易感。
★水痘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傳播,也可通過被污染的用具傳播。
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等前驅癥狀,繼而出現紅色斑疹,后變為丘疹并發展為水皰,瘙癢明顯。
加強日常健康監測
加強師生日常健康監測,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和報告制度,發現學生有發熱、嘔吐、腹瀉、皮疹等癥狀時及時聯系家長,明確診斷后按醫囑積極治療,避免帶病上學。
加強環境清潔
加強環境清潔,保持室內衛生。在外界溫度適宜、空氣質量較好、保障安全性的條件下,做好重點區域(如教室、宿舍、食堂)開窗通風。加強對公共場所高頻接觸的部位如門把手、樓梯扶手等處,進行預防性消毒。
加強宣傳引導
加強學生和教職工健康行為的宣傳引導。加強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及傳染病知識培訓,同時做好學校飲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引導師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出現發熱、咳嗽、嘔吐等癥狀時,盡可能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場所,可根據自身癥狀輕重程度,采取居家治療或及時就醫,避免影響他人。
注意個人防護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掩口鼻,飯前便后、接觸公共物品后勤洗手,盡量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眼、口、鼻。注意飲食衛生,喝開水、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凈,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特別是食用貝類等海、水產品時要蒸熟、煮透。
積極鍛煉增強免疫力
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室外活動時根據天氣,及時增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