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92明白,我無法返回基地,請繼續執行任務。”
24年之前,一級飛行員王偉在南海上空執行驅逐美軍偵察機的任務時發生意外,戰機墜入大海,只留下這一句簡短的報告。
事故發生后,相關部門迅速組織起超過十萬人的搜救隊伍,在海上連續搜索了14個日夜,但始終沒有找到王偉的蹤跡。
既然他是在南海上空墜海,為何卻一直找不到呢?
攔截美軍偵察機
2001年4月1日早上8點36分,正在值班的王偉與趙宇聽到了戰斗警報聲。
原來是一架美軍EP-3型偵察機從嘉手納基地起飛,開始了第28次針對中國的偵察行動,并逐漸靠近海南島三亞外海。
這架偵察機裝備有先進的偵測設備,在距離海南島東南約110公里處突然改變航向,逼近中國領空邊界。王偉和趙宇立即駕駛殲- 8戰斗機升空進行攔截。
面對體型龐大且技術先進的美軍偵察機,他們毫不退縮,調整航線與美機保持同向同速飛行,試圖將其驅離。飛行過程中,美機多次大幅度轉向,企圖擺脫跟蹤,王偉則駕駛殲- 8緊隨其后,多次接近警告。
9點07分,美軍偵察機突然做出危險動作,在短短10秒內連續爬升15度后,直接撞上了王偉駕駛的殲- 8Ⅱ戰機。
美機左翼外側螺旋槳擊中王偉飛機的垂直尾翼,將其撕成碎片,導致殲- 8Ⅱ戰機瞬間失去控制,呈右滾下俯狀態墜落。
趙宇急忙呼叫他返航,然而王偉傳回一句話:“81192明白,我無法返回基地,請繼續執行任務。”隨后趙宇目睹王偉彈射座椅彈出,緊接著殲- 8Ⅱ戰機發生爆炸。
墜海后的失蹤之謎
王偉墜機后,趙宇牢記位置,由于任務需要,跟隨受損的美軍偵察機迫降在機場。
著陸后,他在9點23分向上級請求支援。僅僅10分鐘后,肇事的美軍EP-3偵察機未經中方允許強行降落在海南陵水機場。
迫降的同時,機上人員銷毀所有機密文件。之后,中國對機上的24名機組人員進行安置和詢問,但他們卻極力掩蓋真相,將全部責任推給王偉。
接到趙宇的報告后,中國迅速啟動大規模搜救行動。海軍、空軍、武警等多個部門協同作戰,沿海漁民和民兵也紛紛加入,超過十萬人在3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展開拉網式搜索,持續了整整14天。
然而,當時的中國海上救援體系尚不完善,衛星定位能力受限,殲- 8Ⅱ戰機的彈射系統復雜,再加上海洋環境惡劣,盡管全力搜尋,仍未能找到王偉。
4月14日,王偉被正式確認犧牲,年僅33歲。消息傳來,參與搜救的海軍艦艇鳴笛致哀,軍民默哀,舉國悲痛。
撞機事件發生的當晚,外交部部長助理周文重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明確指出美方的責任,中國駐美大使也在華盛頓提出嚴正交涉。
此后,中方堅決要求美國道歉并停止侵權行為。美國起初試圖推卸責任,但在輿論壓力下,于4月11日提交道歉信。中國收到信件后釋放了24名美國機組人員。
然而,美國隨后又要求歸還偵察機,經過多輪談判,最終將其拆解運回。中方提出的100萬美元賠償要求遭到拒絕,美方僅支付了3.4萬美元的伙食費用。
追授榮譽
王偉犧牲后,4月18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追授他“中國青年五四獎章”。4月24日,中央軍委授予王偉“海空衛士”榮譽稱號及一級英模獎章。
這也算是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他從小的夢想。
成長之路
1968年4月6日,王偉出生于浙江湖州。每當看到天空中的飛機,他都心生向往。年幼的他常常對在湖州機床廠工作的父親說:“我長大后要參軍,成為一名出色的飛行員!”
高中時期,盡管面臨多種職業選擇,王偉始終堅持自己的飛行夢想。
1985年,他報名參加了全市中學生電子職業班,并擔任課代表。第二年,他說服父母參加空軍招飛考試,成功考入飛行學院,成為湖州四中唯一被錄取的學生。
在校期間,王偉刻苦鉆研飛行技能,是同期學員中第一個完成單飛的人,還熟練掌握了三種新型戰機的駕駛技術。
1988年,因表現優異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時多次受到表彰,成績突出。
畢業之際,王偉主動申請到駐海南島的海軍部隊服役,成為其中的一員,獲得中尉軍銜。
1998年,得知部隊將改裝新機型,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第一批訓練,憑借熱愛與忠誠,很快掌握了新機型的駕駛技巧。
2000年,團里組織夜間編隊訓練,作為僚機的王偉巧妙利用手電筒模擬航行燈,解決了長僚機之間距離判斷的難題,取得了優異成績。
此外,他還積極參與戰法研究,用三維動畫制作多媒體資料供戰友參考,憑借努力,他成為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中隊長,并榮獲一級飛行員稱號。
截至2001年3月31日,他已經安全飛行1152小時6分鐘,起降超過2000架次。
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王偉的愛情生活也同步發展。
家人的傳承
王偉與妻子阮國琴相識于中學時期,1987年春節確立戀愛關系。戀愛期間,因戰友犧牲,王偉考慮到自身工作的危險性,曾寫過一封“絕情信”,后來兩人解開誤會,感情更加深厚。
1992年,兩人步入婚姻殿堂,王偉親手制作的子彈頭項鏈成為獨特的聘禮。婚后,王偉還會為阮國琴設計制作連衣裙。
2001年3月31日晚,王偉打電話告訴阮國琴,因替人頂班無法回家,沒想到這竟成了兩人的最后一次通話。
王偉犧牲后,妻子阮國琴強忍悲痛。2001年8月,她被特招進入海軍某部工作,期間積極參加軍校學習和部隊審計培訓班。
她工作認真負責,榮立三等功一次,兩次被評為海軍先進個人,四次獲得部隊嘉獎,還隨王偉事跡報告團到各地講述王偉的英雄故事,于2019年4月退休。
同年9月25日,作為家屬代表,她在人民大會堂領取了王偉的“最美奮斗者”獎章。
王偉的兒子王子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高中畢業后考入海軍工程大學,成為一名海軍軍官。
工作兩年后,王子考上北京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2024年6月順利畢業,回到部隊繼續投身海軍事業。
王偉的父母在他犧牲后,經歷了長時間的痛苦,后來通過旅行等方式逐漸走出陰霾。
2022年新冠疫情期間,已經退休的王偉父母向湖州市紅十字會捐款1萬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王偉的姐姐王琳當場填寫了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
2023年2月初,王偉的父親王明去世,享年86歲。
未被發現的原因
提到王偉當時未能被及時找到的原因,實際上存在許多客觀因素。
2001年,我國的衛星定位系統遠不如現在發達,僅有兩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定位精度較低,覆蓋范圍有限。
而美國的GPS系統對我們實施技術封鎖,自然不會提供王偉墜海的具體坐標。
由于缺乏準確的定位信息,救援隊伍如同無頭蒼蠅,不知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根本無法精準抵達王偉可能所在區域展開搜救,搜尋難度因此大幅增加。
王偉駕駛的殲- 8Ⅱ戰機配備的是火箭動力彈射裝置,操作過程非常復雜。彈射過程中,任何一個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王偉受傷。
即便成功彈射,從高空高速墜入大海,巨大的沖擊力也可能讓王偉瞬間失去意識,從而無法發出求救信號。
在廣闊的大海上,沒有聲音或信號指引,救援人員想要找到他,難度堪比在茫茫大海中尋找一根針。
此外,事發海域的環境極為惡劣。這里的洋流和海浪不斷涌動,王偉墜海后會被迅速帶離初始位置,使得搜索范圍急劇擴大。
而且,海面上的光折射現象對空中救援造成極大干擾,救援飛機在空中難以清晰觀察海面狀況。
海水的張力和吸力會隨著海浪變化,落水者很容易被拖入海底,這無疑讓搜救王偉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結語
每年4月1日,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等都會以特殊方式呼叫“81192”,“甲板已清空,可以降落,請立即返航”,仿佛在向王偉訴說著如今中國海軍的強大,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王偉犧牲后,中國深刻認識到國防力量的重要性,大力發展國防事業,加速推進科技強軍進程。如今,中國在國防科技領域取得了眾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王偉烈士雖然已經離去,但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不懈奮斗。
他用生命書寫的壯麗篇章,將永遠鐫刻在中國歷史的豐碑上,被后人銘記和敬仰。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
央廣網
重慶晨報
免責聲明:本賬號部分圖片和內容均來源于官方媒體或互聯網,如果存在侵權或其他任何問題,請隨時聯系我們處理。為了增強文章的可讀性,部分內容進行了適當潤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