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間,南方航空發布2024年年報。
南航也是全民航第一個發布2024年業績的航司。
2024年南航:
營業收入1742.24億元,同比增長8.94%。
凈利潤1.540億,同比增利32.36億元。
歸股凈虧損16.96億元,同比減虧25.13億元。
實際上,從凈利潤來看,南航是自2020年以來的五年內首次實現盈利。
那為何歸股凈利潤為負呢?
正是因為南航盈利的兩個子公司并非南航全資所有,部分利潤是屬于合資的少數股東的。
2024年,南航旗下公司少數股東利潤高達18.5億元,至于是哪些公司分配了這些利潤,下面會分析。
看似簡單的年報數據背后,實則暗藏四大關鍵秘密,值得細細剖析。
一、首丟霸主位:戰略調整
多年來,南航一直穩坐亞洲航空業的頭把交椅,機隊規模和客運量長期領跑亞洲。
2023年底,南航機隊規模為908架,仍占據亞洲飛機數量榜首,在全球范圍內也僅次于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聯合航空,位列第四。
然而,進入2024年,南航的霸主地位遭遇挑戰并最終易主。
2024年,南航放緩飛機引進步伐,有的月份甚至出現凈減飛機的情況,整個上半年凈減1架飛機。
而對手國航則大步前進,引進10架飛機。
截至2024年6月底,南航機隊規模為907架,比國航少了8架飛機 ,痛失亞洲第一的寶座。
在機隊規模的較量中,“最大航司”的名號在2024年前5個月就于南航與國航之間流轉3次。
最終,2024年底:
南航機隊規模917架
國航機隊規模930架
全年,南航只增加9架飛機,而國航則凈增了25架飛機。
從機隊規模來看,這是南航自成立以后的30多年來,首次丟掉第一的地位。
這一地位的轉變,背后是南航發展策略的調整下的艱難抉擇。
二、機隊大挪移:優勝劣汰
南航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著力于飛機結構調整與機隊優化。
從2024年飛機引進和退出數據來看,南航著手干兩方面的事。
一是引進57架:
新型、更具燃油效率和運營效益的飛機,主要集中在波音737MAX8、空客A320neo和國產C909等新型號,全年引進57架。
二是淘汰48架:
老舊機型如舊款A319(A319ceo)全部退出機隊,同時還有2架A320ceo、7架A321ceo、8架A330和16架737也退役,還有EMB190支線飛機,共計減少48架。
雖然短期內導致機隊規模下降,丟失霸主位,但從長遠看,有利于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過去的2024年,南航機隊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從飛機數量來看,南航經歷了退役與引進雙向變動 。
整體機隊數量呈優化態勢,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戰略考量。
老舊飛機退役,能降低維護成本。
舊飛機維護難度大、頻次高,所需航材可能因停產而成本高昂。
新飛機則更省油,以波音737MAX8為例,相比一些老舊的同級別機型,其發動機燃油效率更高,能有效降低航油成本。
并且新飛機可靠性更強,減少航班延誤、取消概率,提升旅客滿意度和公司運營效率,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減虧靠小弟:子公司助力
2024年南航的減虧成果,離不開子公司的貢獻。
從年報數據來看,南航旗下主要控股公司中,廈門航空和南航物流表現亮眼。
廈門航空:
營業收入人民幣364.38億元,同比增加8.57%
凈利潤人民幣6.97億元,同比上升45.51%;
南航物流:
營業收入人民幣196.53億元,同比增加18.36%,
實現凈利潤人民幣41.86億元,同比上升72.33% 。
廈門航空憑借其深耕區域市場的優勢,精準定位客源,優化航線布局,提升服務品質,吸引大量旅客,收入和利潤雙增長。
南航物流則抓住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增長機遇,2024年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11.3%,超過2021年記錄,航空公司貨運量創歷史新高。
不過以上兩家公司,南航并非全資所有。
南航對廈門航空、南航物流持股均為55%,也就是說近50個億元利潤當中其他股東要占22億元的利潤。
此外,旗下合營工作珠海摩天宇航空發動機公司盈利11.63,南航持股50%,要給南航貢獻將近6個億的投資收益。
當然,也有不利的方面。
2024年,南航對四川航空新增投資13.85億元,全部確認為投資損失。
四、兒子還得救:資不抵債
然而,南航部分子公司仍深陷虧損泥潭。
所謂龍生九子,各個不同。
雖然廈航和物流都賺錢了,但其他子公司效益不太樂觀。
汕頭航空凈虧0.37億元,同比增虧0.3億元。
珠海航空凈虧3.97億元,同比增虧1.39億元。
貴州航空凈虧2.65億元,同比增虧2.22億元。
重慶航空凈虧2.51億元,同比增虧0.43億元。
河南航空凈虧1.54億元,同比增虧0.15億元。
這五家子公司,不僅都虧了,而且都在增虧。
其中,汕頭航空、珠海航空、重慶航空已資不抵債,需要南航予以增資。
值得注意的是,汕頭航空原來的地方股東已知難而退,退出了股東行列。
這些子公司虧損原因復雜。
市場競爭激烈,國內民航市場飽和度高,各航司競爭激烈,客源分流嚴重。
成本控制不佳,航油成本、起降服務費等不斷攀升,而自身運營效率未有效提升,無法消化成本壓力。
部分子公司航線布局不合理,一些冷門航線客源不足,客座率低,拉低整體效益。
五、運營效率:客源為先
這幾年,南航的經營策略就是全力以赴搶客源。
2024年,南航的客座率84.6%,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僅次于低成本的春秋航空,排名第二。
在全服務航空中排名第一。
看一下分機型的客座率,無一例外,全部超過80%。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民機:
C919客座率82.9%
C909客座率84.5%
都是非常高的。
當然這兩種機型利用率還不高,但考慮到還是起步階段,已經是不錯的了,未來肯定會持續提升的。
在南航改裝部分窄體機為全經濟艙布局后,看來南航是要將搶客策略進行到底了。
那么,2025年,南航能否在凈利潤已轉正的基礎上,實現歸母凈利扭虧為盈呢?
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