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游季。和煦的春光里,松江大學城迎來了一群遠道而來的小客人——4月1日,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和淮海中路小學的孩子們遠道而來,徜徉在大學的春光里,同時帶著不同的任務單,走訪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記錄下春天里這些大學的模樣,在心里種下一顆向往的“種子”。
這幾年的寒暑假,盧灣一中心小學開展了“跟著爸爸媽媽回母校”的主題探究活動。去年,在校長吳蓉瑾和老師們的“頭腦風暴”下,這樣的課程有了更豐富的延續和升級:孩子們走進上海的各大高校,看一看小學生眼里的“大學校”,是什么樣子的?于是,孩子們走進了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華東理工、上海體育大學和東華大學,在大學里上個課,做個實驗,當了一天的“大學生”。
今年,“大學校”研學+春游走入了第二季。兩所學校的孩子們坐著大巴,來到松江大學城,走進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工程應用技術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感受更具特色的大學,走進更多的實驗室,體驗更豐富的課程。
從最簡單的游樂場游玩到賦予更多實踐的研學+春游,讓這個春天的快樂日變得與眾不同。出游前幾天,孩子們就圍在五彩繽紛的海報前,嘰嘰喳喳討論個不停。
“在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魔法藥材工坊里,你可以用香香的葉子花朵,調出屬于你的mini香囊小精靈……咕咕噠的蘆花雞,還有搖搖擺擺的鴨鴨特工隊!創意手工大爆炸:樹葉會變身小皇冠,樹枝能長出魔法棒哦……”“快啟動亮晶晶的探索雷達,給小腦瓜充滿十萬個為什么的電量,一同探索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魔法城堡啦!”“這一次,我們是汽車工程師、機械發明家、航天探索者,更是未來城市的綠色衛士! 帶上偵探眼和好奇心,出發!”
當他們跟著老師的步伐踏進大學的校園,“哇”“咦”“呀”的感嘆聲接連不斷。手握老師們精心設計的任務單,孩子們用腳步丈量著大學校的面積,尋找這里和自己學校的與眾不同之處,和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們交流提問,跟著大學的教授、老師們做簡單好玩的實驗。
盧灣一中心小學老師胡天有介紹說:“各所大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不同的課程和體驗活動,每一段旅程都充滿了童趣,也能讓孩子們了解不同高校的特點。”
在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孩子們跟著老師親手制作中藥香囊,將艾草、薄荷等天然藥材裝入錦囊,學習傳統中醫藥文化,輕撫毛茸茸的小雞小鴨,感受生命的溫暖,然后采摘“坐電梯”的草莓,體驗收獲的快樂;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們專門為他們訂制了科普微講座,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幫助他們探秘腦科學,搭建語言橋梁;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志愿者大學生們特別為孩子們帶來了射箭表演,還帶著他們參觀現代化文化藝術特展;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每個班的孩子們都有不同的課程體驗,學習用AI作畫,親手體驗非遺竹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老師們給孩子們精心設計了與眾不同的小課程:體驗智能駕駛、學習機械臂編程,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在華東政法大學的模擬法庭里,小觀眾們第一次近距離地體驗了法庭的流程,法治的初體驗讓孩子們收獲滿滿。
手里拿著任務單,孩子們寫下了滿心的歡喜和滿載而歸的收獲。二(5)班的王奕馨畫下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噴泉,還寫下了學校的中英文校名,記錄了學校的校訓,“我很喜歡這所大學,它很漂亮,希望以后我也有機會能去這里上學”。一(6)班的王齡莉畫下了她在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里看到的春天:“這里有藍色的小花,有綠色的小葉子,還有黃燦燦的油菜花。我還認識了小鴨子的腳蹼,學會了摘草莓……”四(1)班的王若熙看到的,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里的精美的雕像和高級的藝術設備,“這些都讓我震撼不已。”
“通過這次‘走進大學,啟迪夢想’春季‘快樂活動日’研學活動,我們希望讓孩子們可以更多地了解上海的高校,走進去看一看,體驗高校的學習氛圍,對孩子們未來學習和職業選擇產生積極的影響,未來也能夠積極報考上海的高校。”胡天有說。
原標題:《這里的春游大不同:到“大學校”里當一天“大學生”,播下一顆“向往的種子”》
欄目主編:徐瑞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龔潔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