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梁露露 通訊員 汪俊杰)45歲的馬先生在半年內體重驟減10公斤,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雙心室衰竭,無藥可醫!唯一的辦法是“換心”。
心臟移植供體可遇不可求,植入單心室輔助裝置強度不夠!馬先生陷入了兩難的困境。絕望之際,馬先生來到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看能否求得一線生機。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副院長楊斌團隊組織多學科專家團隊對馬先生的病情進行反復評估和討論,最終決定為其實施雙心室輔助植入術。該術式作為前沿技術,目前在國內開展的例數非常少,在河南省尚屬空白。
雙心室輔助植入術可以通過左心室和右心室的主入路,將人工血管分別吻合到主動脈和肺動脈,從而實現對雙心室的同步輔助,適合全心衰竭且難以獲得心臟供體的患者,或者是不適合做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
經過精密的手術設計和萬全的術前準備,馬先生的手術于3月26日正式開始。術中,楊斌團隊依據心臟解剖的精準定位,成功將雙心室輔助裝置植入馬先生的心內。隨著人工心臟開始正常“跳動”,手術大獲成功。
術后,馬先生生命體征平穩,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目前,正在心臟移植中心接受精心的護理和康復治療,恢復情況良好。 這一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河南省在終末期心力衰竭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眾多重癥心衰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現在國內主流的心室輔助裝置(人工心臟)主要是左心輔助,對于右心功能不好的患者,目前只能等待移植。由于每年器官捐獻數量有限,等待供體的過程中,患者病情隨時可能惡化。人工心臟植入手術能夠在供體短缺的情況下,為患者提供有效的過渡治療,大大增加了患者生存的希望。”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外三病區、心臟移植中心、心衰機械循環支持二病區主任周志明說。
“雙心室輔助植入術是治療終末期心力衰竭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植入人工心臟,可以幫助患者的心臟恢復正常的泵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副院長楊斌告訴記者,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不僅填補了河南省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也為今后治療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孝敬父母
訂一份大河健康報
發行熱線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帶回家
各位新老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規則的改變,導致很多粉絲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更新文章。為防丟,建議您:
1.點開大河健康報(id:dhjkb999),點擊右上方“三個點”(???)
2.點擊“設為星標”
3.出現“黃色星標”后,以后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送到您的手機。
關注大河健康報,求醫問藥健康防治全知道。
動動小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溫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進群咨詢獲取醫藥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尋醫問藥等健康服務,掃碼入群,獲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安 偉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