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葉夫根尼·波波夫說法稱,通話持續了2小時28分。該媒體還提到,此次通話是俄美兩國領導人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通話。目前,各方對此次通話的時長說法不一。根據特朗普在福克斯新聞頻道《英格拉漢姆角》節目錄制采訪片段中的說法,他與普京的通話持續了大約兩小時。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援引白宮官員的說法稱,特朗普與普京的談話持續了大約一個半小時。
聲明說,普京在通話中對特朗普上述提議作出“積極回應”,并立即向俄軍下達了相應命令。普京還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將于19日以“175對175”交換被俘人員。出于善意,正在俄羅斯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23名烏克蘭重傷軍人也將被移交。美國白宮18日說,美俄雙方同意俄烏沖突需要以實現長久和平結束,停止沖突將從能源和基礎設施停火開始,同時將就實施黑海海上停火、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進行技術談判。
特朗普(資料圖)
此后不久,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俄新社記者提問稱,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18日通電話,重點討論俄美關系正常化和烏克蘭局勢等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這對于解決烏克蘭危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毛寧對此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中方從一開始就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危機,樂見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認為這是實現和平的必要一步。
在此背景下,有記者問: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接受采訪時對中俄關系表示關切,稱俄羅斯過于依賴中國,俄中都是核大國,可能聯起手來對付美國。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表示,中俄作為兩個大國,彼此關系具有強大內生動力,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中俄兩國的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長遠的。任憑國際風云變幻,中俄關系都將從容前行。美方對中俄關系挑撥離間,完全是徒勞的。
中俄合作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資料圖)
近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了最新的“年度評估”,花費了大量的篇幅,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卻在對中俄關系的描述上,提出了兩個值得談論的觀點。美方的這份報道提到,首先,俄羅斯之所以能在俄烏沖突中,扛住經濟制裁,除了俄方自身的政策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俄貿易。其次,中俄關系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較高的水平,就算沖突立刻停止,雙方的關系也不會出現倒退,而是照著這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
特朗普在努力地學習尼克松,離間中俄關系。這說明了他根本不是什么孤立主義,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離岸平衡手”。孤立主義簡單地說,就是自己過自己的,不承擔國際義務、不對外結盟。這與特朗普現在動不動“退群”,一言不合就大罵歐洲的路子,看上去非常像。特朗普絕對不是什么孤立主義者,他對內、對盟友體系,甚至整個國際體系都在搞深化改革,他就一個目的——要維持霸權。
特朗普和普京(資料圖)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應邀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期間接受了“今日俄羅斯”國際媒體集團專訪。王毅說,當前的中俄關系有三大特質:一是世代友好,永不為敵。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贏。三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中俄關系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既不對世界上任何國家構成威脅,更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擾和影響,不僅是當代新型大國關系的典范,更是動蕩變革世界中的重要穩定力量。
中俄是好鄰居、真朋友。經過75年堅實積累,兩國世代友好和全方位合作已經匯聚成雙方不畏風雨、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這種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觀的合作,不僅增強了中俄關系的韌性,也為國際社會樹立了榜樣。正如中方領導人所說,任憑國際風云變幻,中俄關系都將從容前行,為各自發展振興助力,為國際關系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