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議聚焦
3.29小米SU7
高速碰撞爆燃事件
3月29日晚,
一輛小米SU7在銅陵樅陽高速
發生碰撞后車輛爆燃
該起事故造成3名女大學生身亡。
網友發布的事故車輛
事故經過與救援情況
據小米汽車回應,
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
用路障封閉自車道
改道至逆向車道。
事故發生前,
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
以116km/h時速持續行駛,
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
發出提醒并開始減速。
隨后,
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
持續減速并操控車輛轉向,
隨后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
碰撞前系統最后可以確認的
時速約為97km/h。
據媒體報道,
3名女大學生為武漢某高校學生
羅某、同學李某與
另一所學校朋友霍某。
此次出行為結伴出發
前往安徽池州參加某崗位的
事業編制考試。
3人年齡為21-23歲之間。
車輛與高速水泥護欄
發生碰撞、起火。
羅某、李某當場死亡,
霍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參與急救的醫院稱,
等他們趕到,
前排兩人“燒沒了”。
(真的很惋惜
那么活生生的三個年輕人,
就這樣沒了)
家屬表示:
相關事故的責任認定
暫時還沒下來,
希望小米汽車方面能“給個說法”。
起火原因推測系撞擊受損
昨天晚上,
小米創辦人,
董事長兼CEO雷軍作出回應:
29日晚上的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這樣的消息,對她們的家人、朋友,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們的家人致以誠摯的慰問。
我們團隊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30日趕赴了現場,31日配合警方調取并提交了我們掌握的車輛數據。
由于事故還在調查,我們一直沒有接觸到事故車,很多問題此刻還沒有辦法回答。
等到此時,我覺得我不應該再等了,我必須站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情處理的進展,并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批評,你們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聽見了,記下了,我們會用行動回答大家的問題。
雷軍回應后
SU7事故遇難者母親的微博
也留言評論:
希望說到做到
針對網上
“事故車輛已經被拉回北京”的說法,
小米汽車明確回應:
這一說法失實。
事故發生后,
警方隨即介入調查,
截至目前,
小米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
幾個網友最為關心的問題:
①
車輛發生事故后為什么會起火?
基于目前已知情況,
僅能確定事故車起火
并非部分網傳的“自燃”,
推測系猛烈撞擊隔離帶水泥樁后,
整車系統嚴重受損導致。
由于尚未接觸事故車輛,
目前暫時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
②
事故后,車門是否能打開?
小米表示尚未接觸事故車輛,
無法分析事故時車門是否可以打開,
目前沒有準確的結論。
小米汽車公布的事故細節
內容如下:
小米汽車發文回應事故相關傳聞
內容如下: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
動力電池的安全性
也是備受網友關注。
據最新消息,
4月2日,寧德時代回應
小米SU7事故稱:
不是我們的電池。
遇難者家屬:2秒內反應不現實
對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數據,
家屬提出了質疑。
其中一位遇難者小羅的媽媽
向澎湃新聞表示,
孩子當時開的是智駕,
“當時的情況,
誰能2秒鐘反應出這個事態來?
2秒鐘之內誰能立馬切換呢?”
小羅媽媽詳細描述了
事故發生后家屬的經歷和感受:
“女兒發生了這個意外后,
我的家里已經塌了,
孩子的爺爺奶奶聽到了這個消息,
現在也都進了醫院。”
目前3名遇難者家屬
均在安徽料理后事,
并等待事情處理結果。
追問:智駕與安全的天平如何平衡?
智能駕駛功能
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標配
許多年輕車主也非常相信這項技術。
然而你需要知道的是
從理論上講,
智駕是分為L1到L5級的,
從技術上講,
我們現在所有的智駕車都沒有達到L3級,
如果達到L3級,
駕駛員才能在高速公路雙手離開方向盤。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
這個事故也反映出
市場宣傳的一個誤區
一些車企為了宣傳營銷,避開了L2、L3的說法,另辟蹊徑找了個別的詞NOA,還有特斯拉的FSD,嚴格來講這都是不符合國際標準的,久而久之就會對消費者造成誤解,行業亟需出臺一系列標準。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
包括小鵬汽車、問界以及特斯拉
都出現過智能駕駛致人死亡的事件。
小鵬汽車車主打開LCC輔助駕駛功能后分神,與前方檢查車輛故障人員發生碰撞,造成一人死亡;
問界M7 Plus在內側快車道行駛中追尾碰撞作業中的道路養護車,車輛起火后,因前機艙及乘員艙內電源線及信號線被瞬間切斷,門把手控制器無法收到彈出信號,致使車內人員無法逃生,出現三人死亡。
特斯拉車輛在Autopilot狀態下未識別彎道,沖出路外撞樹起火,導致2人死亡;以及車輛在小區內倒車時,超聲波雷達未識別1.2米高的兒童(處于視覺盲區),導致5歲女童被碾壓身亡。
令人唏噓的是,據媒體報道,
死者媽媽提到
女兒曾多次告訴她智駕“方便、安全”
但她多次告誡女兒智駕不完善。
網友熱議:
現階段的智能駕駛技術水平
任何廠商都不應該宣傳
其具有自動駕駛的能力
有網友認為:
目前的智駕水平
并不能代替人駕
還有網友曬出雷軍直播截圖
曾提醒使用智能駕駛
要手扶方向盤盯著路面。
一位網友則用親身經歷表示:
使用智駕時,遇到前方路障,
自己再去急剎車改道
十分危險且后怕!
這次事故不僅是一起悲劇,
也再次給所有司機敲響警鐘:
千萬不要過于依賴智駕,
自己的雙手和大腦才是最靠譜的!
對此你怎么看呢?
【儂好上海·田小魚綜合編輯】
儂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綜合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素材來源:@正在新聞 @青島廣播電視臺 @澎湃新聞 @大眾新聞海報新聞@大河報 @雷軍 @小米汽車 @詩語370491153 @財聯社,如有冒犯,敬請聯系。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