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東部戰區發起圍臺軍演之際,胡塞武裝24小時內三次突襲美航母,進一步撕碎了美軍的神話,特朗普政府正面臨著臺海中東雙線告急的局面。
更讓美軍感到難以接受的是,我軍山東艦亮劍臺島東部海域,發起對海對地攻擊訓練。原本在菲律賓海游弋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加速逃離,讓人們看穿了美軍的虛弱。
也門胡塞武裝的最新聲明,猶如一聲驚雷。據參考消息4月2日報道,胡塞武裝的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群直指“杜魯門”號航母,在24小時內連續三次向美國航母戰斗群發起攻擊。
不僅如此,4月1日凌晨,胡塞武裝宣布擊落一架美軍MQ-9“死神”無人機,這是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胡塞武裝擊落的第16架同型號無人機。
要知道,為了遏制胡塞武裝,美軍不僅打算在中東地區集結雙航母戰斗群,還調來了B-2戰略轟炸機,已經稱得上是下了血本。
衛星圖像顯示,迪戈加西亞基地的6架B-2轟炸機,與紅海的“杜魯門”號航母已經形成了“鉗形布陣“,但美軍依舊難掩戰略被動。
胡塞武裝發言人直言,胡塞武裝的導彈已瞄準“2000公里內所有美軍目標”。與此同時,伊朗地下導彈庫中完成燃料加注的“霍拉姆沙赫爾”等型號彈道導彈,更將美軍中東34個基地納入射程。
胡塞武裝和伊朗的這種非對稱打擊,正在改寫中東地區的戰爭規則。美軍就算能頂住不斷襲來的導彈和無人機,其所耗費的金錢,恐怕也是胡塞武裝和伊朗的十倍以上。
美軍在中東的窘迫,折射出其全球霸權裂縫。媒體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美軍在中東的軍費開支同比暴漲58%,當時也是胡塞武裝襲船戰的高峰期。
如今,“卡爾·文森”號航母的緊急調防,不僅導致美軍擴大了成本,還使得西太平洋突然出現美航母的“戰略真空“。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部署,暴露出美國同時應對兩場區域危機的力不從心。
美軍太平洋艦隊目前僅有3艘航母處于部署狀態,其中“華盛頓”號航母因動力問題趴窩,其麾下的F-35C隱身戰斗機編隊已經移交給了“卡爾·文森”號航母;“尼米茲”號航母,則已經老舊不堪,早就到了退役的時候。
而我軍雙航母編隊,出勤率要遠高于美軍航母。更關鍵的是,山東艦搭載的殲-15戰機作戰半徑達1500公里,配合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可在美軍航母打擊圈外發起攻擊。
當“卡爾·文森”號航母奔向中東時,我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正在臺島以東海域劃出鋒利航跡。更令美軍震驚的是,東部戰區同步展開的“海峽雷霆-2025A“演練,實現了火箭軍常規導彈與航母艦載機的火力協同,
我軍“以陸制海加以空制海”的復合打擊體系,消除了美軍航母編隊為數不多的優勢。美軍航母編隊在這樣的體系面前,已經毫無勝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