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廣汽傳祺向往S7正式發布,售價區間為16.98-22.38萬元。
正式售價比預售價直接下降4萬,結合上其尺寸、產品定位,向往S7的性價比、競爭力可謂大幅提升。尤其是向往S7還帶著不少廣汽傳祺的新技術標簽,包括廣汽傳祺首款高階智駕車型、基于傳祺EV+新能源平臺打造等等。似乎就是瞄準新勢力而來。
那問題來了,向往S7的6款車型如何選?對比市場競品有何優劣?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捋一捋。
先了解基本信息
首先我們先了解向往S7的基本產品信息。
需要劃重點,16.98-22.38萬元其實并非目前買車的價格,因為加上國補1.5萬元后,實際售價區間為15.48-20.88萬元。換言之,不到16萬就能選擇一款車長4米九、軸距2880mm的SUV,吸引力不俗,甚至還拉開了與競品的價格差距。
外觀屬于向往S7的一大爭議點,因為從整體姿態上都頗有幾分“路虎”的味道。不過個人認為也算不上壞消息,畢竟向往S7的很多細節還是重新設計的,路虎風格加入只是讓其豪華感、品質感更為高級。當然了,如果能延續GS8的設計語言,相信會更受歡迎。內飾方面,則是簡約、科技感為主了。
向往S7外觀有5種配色可選,內飾有3種配色可選,全系大5座、全系1.5T插混,大家根據喜好選擇即可。
兩款低配最值得
根據續航能力,向往S7的配置可以簡單分為三款——Pro、Max、Ultra
最低配的Pro版也就是唯一一款純電115km續航的車型。事實上單看Pro版,配置已經很全面了,動力與Max版完全一致,只是電池容量、對外放電功率、快充效率稍有打折。
舒適性方面也有19寸輪轂、可變懸架、電尾門、高通8295p車機、前排座椅加熱/通風等。就連最不被看好的輔助駕駛方面,也有哨兵模式、全景影像、L2級輔助駕駛等,足以滿足日常使用,非常符合預算緊張的消費者。
但是——只要預算不是十分著急,我都更推薦Max版的最低配。
增加兩萬元,不僅電機效率看齊高配,還多出了20寸輪轂、通風座椅、22揚聲器杜比音響、后排娛樂車機、抬頭顯示、按摩座椅等,舒適性尤其是家用舒適性都會更上一個層樓。
所以兩款低配就是我最推薦的配置,更重要的,是大家衡量自身的預算作出選擇。
四驅還是智駕?
上到再高配,那基本就是“需不需要四驅”和“需不需要智駕”的命題了。
第一個智駕。向往S7提供了兩款智駕選擇,一個智駕版,一個激光雷達版,差價7000元。區別主要就是芯片、算力和激光雷達,而這也就導致了智駕版只能實現高速領航,而激光雷達版則是做到高速領航和城市領航。若是進階高配,追求智能駕駛,那我認為這7000元是值得花的,否則都可以考慮低配了。
第二個四驅。很明顯,這就是追求動力、追求通過性的選擇了。后電機的加入讓其動力更強,但不變的電池也意味著續航稍有縮短。另外值得一提,四驅Ultra版的配置是比MAX更高的,包括后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電動后排座椅、真皮座椅等等。所以若是有四驅需要,但不太需要高階智駕,低配四驅就非常合適了。
對比競品
最后,我們不妨再談談向往S7與競品的選擇。從其定位來看,向往S7的主要競品其實就理想L6、小鵬G9、途昂(參數丨圖片)Pro以及傳祺GS8。
對比一眾新勢力車型,向往S7的優勢就是價格以及插電混動的搭載,同時廣汽的口碑更加強大,而理想L6、小鵬G9的優勢則有口碑更好的智能化、更早推出的智能駕駛等,甚至小鵬G9還有空氣懸架。而對比合資選手,合資車企的智能化方面基本都是短板,傳統動力系統的動力、能耗就更是無法比了。
因此多方對比下,向往S7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但能否撬動新勢力的消費者群體,確實還需要時間驗證。至于會否威脅到傳祺GS8,個人認為還是會影響到不以7座為剛需的消費者,這也證明著——傳祺GS8需要與時俱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