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電子報》近日公布3月民調(diào),靠一系列政治操作,賴清德的執(zhí)政滿意度達到55.6%,相較上月增加7個百分點,“閣揆”卓榮泰施政滿意度為47.4%,陡增10.6個百分點,二者皆為就任以來新高。
交叉分析顯示,僅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民眾不信任賴的多于信任(皆超過8成不信任),其余各群民眾大多數(shù)傾向信任,尤其云嘉南與高屏、或40至49歲與70歲以上、或國中以下學(xué)歷、或泛綠民眾等群超過6成2信任,中立民眾有42.6%信任、41.8%不信任,態(tài)度明顯分歧。
賴清德去年5月就職以來施政滿意度變化。(美麗島電子報)
卓榮泰內(nèi)閣上任以來滿意度民調(diào)變化。(臺媒)
在政黨好感度部分,有52.7%對民進黨有好感(其中13.0%很有好感、39.7%有些好感)比上月陡增9.1個百分點,27.2%對國民黨有好感(其中2.9%很有好感、24.3%有些好感)比上月減少4.2個百分點。對民進黨的好感度幾乎是國民黨的兩倍。有25.2%對民眾黨有好感(其中3.4%很有好感、21.8%有些好感)比上月減少3.3個百分點,與國民黨的好感度變化基本一致。
再對照上月“國民黨vs.民進黨相對好感度”各群的變動為(括號內(nèi)是與上月相較增減百分點):G1(-1.2%)、G2(-2.4%)、G3(-1.4%)、G4(+0.3%)、G5(-2.1%)、G6(不變)、G7(-1.2%)、G8(+2.1%)、G9(+5.9%),本月變動幅度最大的是G9群不僅遠高于其他各群,甚至G9群比G1至G3群的加總還多1.4個百分點。
本月的G1-G3泛藍族群合計27.9%,比上月少了5.0%(見圖四),泛綠的G7-G9則增加了6.8%達48.5%,已經(jīng)接近全體選民的半數(shù)。對比2、3月的數(shù)字可以看出,泛藍在G1-G3全面萎縮,深綠的G9和次綠的G8則有不小的增幅,即便是G1加G2加G3的總和還不及G9單一族群(見圖四)。
圖三
圖四
若就民眾自述的政治立場或通常被視為政黨支持度(見下圖政黨傾向),對照上月,本月自認泛藍立場民眾減少2.8個百分點達20.5%(其中的國民黨支持者減少2.4個百分點達14.7%),自認泛綠立場民眾則增加5.4個百分點達44.1%(其中民進黨支持者增加4.1個百分點達37.2%),民眾黨支持者減少2.3個百分點達7.5%,即便泛藍加上白也遠不及泛綠。
可以說,賴清德民調(diào)變化的主要原因來自泛藍支持者的板塊移動和綠營支持者的進一步凝聚。從驅(qū)逐大陸配偶到施壓北一女國文教授區(qū)桂芝,民進黨窮盡手段制造“抗中保臺”的社會氛圍,把大罷免拉高到“國家認同”的層級,藉此轉(zhuǎn)移民眾對臺當局施政停滯的注意力,并作為持續(xù)推動罷免在野黨“立委”的助燃劑。這樣的政治操作對他們而言是有效的,甚至從對賴的信任度外溢至行政部門負責(zé)人卓榮泰的滿意度與民進黨的印象評價。反觀國民黨,在罷免一階段被綠營全面碾壓,再加上“公投”綁罷免策略失敗,讓藍營支持者士氣嚴重受挫,連深藍族群也都受到影響。
相較民進黨支持者已經(jīng)把大罷免和所謂的“本土政權(quán)”的存亡掛鉤,國民黨最近一系列的應(yīng)對動作卻顯得蒼白無力。先前朱立倫推動“反戒嚴”、“反廢死”兩大“公投”已經(jīng)被外界批評毫無章法,與罷免“立委”主題完全不匹配。最近藍營又喊出“罷藍委等于柯建銘當院長”,希望喚起支持者的危機意識。平心而論,柯建銘在泛藍選民中的反感度雖然不低,但是相較民進黨要翻轉(zhuǎn)朝小野大,徹底邊緣化國民黨實現(xiàn)綠色獨大的企圖,誰做“院長”根本不是此役的重點。
當用這種低層次的論述去挑戰(zhàn)民進黨全面升高兩岸敵對逼迫島內(nèi)民眾選邊站的策略,證明藍營至今都沒有足以壓制“抗中保臺”論述的有效手段,所以戰(zhàn)術(shù)上才會出現(xiàn)各種文不對題的突發(fā)奇想。若拿不出有效的反制策略,此趨勢一直延續(xù)到8月投票,國民黨在這一局兵敗山倒絕非只是少數(shù)學(xué)者的危言聳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