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的安卓性能榜單,被業內稱為“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一方面,聯發科天璣9400+與高通驍龍8s Gen4等次世代芯片蓄勢待發。
另一方面,OV(OPPO、vivo)等廠商的新機預熱信息已充斥市場,然而即便在這樣的背景下,3月榜單依舊亮點頻出。
其中vivo X200 Pro憑借天璣9400的極致調校登頂旗艦性能榜,而次旗艦與平板市場則呈現穩定與變革交織的態勢。
為了讓用戶對榜單有更詳細的了解,筆者給大家匯總了信息,一起來看看,到底會有多少變化來襲吧。
首先,vivo X200 Pro以290萬+的平均跑分穩居榜首,成為天璣9400的首個“完全體”載體,其成功不僅源于聯發科芯片的硬件優勢,更得益于vivo對處理器潛力的深度挖掘。
iQOO 13以288.5萬跑分緊隨其后,搭載驍龍8至尊版的它選擇了與上代不同的策略——舍棄“面面俱到”,專注游戲性能釋放。
iQOO Neo10 Pro同樣搭載天璣9400,但通過成本控制將價格下探至4000元檔,盡管影像與材質略遜于X200 Pro,但其性能表現與旗艦機差距不足1%。
旗艦榜其他入圍機型:一加13、OPPO Find X8 Pro等機型憑借驍龍8至尊版與天璣9400的均衡表現躋身前十,但差異化不足導致排名靠后。
不過按照市場的發展變化,接下來的中端處理器也會帶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接下來要帶來的天璣9400+處理器。
這顆芯片延續了天璣9400的架構設計,CPU部分由一顆Cortex-X925超大核、三顆Cortex-X4大核以及四顆Cortex-A720核心組成。
其中,Cortex-X925超大核的主頻提升至3.7GHz,進一步優化了單核性能,使得多任務處理能力和游戲加載速度均有所提升。
所以等到新機發布之后,自然會對性能榜單造成一定的沖擊,對于性能有需求的用戶,也可以好好考慮下。
其次,次旗艦榜單也很清晰,其中REDMI Turbo 4以171萬跑分蟬聯次旗艦榜首,天璣8400-Ultra的能效比優勢使其在2000元檔近乎無敵。
該芯片采用臺積電4nm工藝,GPU性能較上代提升25%,同時功耗降低15%,尤其適合《王者榮耀》等中度負載游戲。
一加Ace 3V(驍龍7+ Gen3)以145萬跑分位居第二,其優勢在于ISP與AI算力,但GPU性能仍落后天璣8400-Ultra約10%。
次旗艦榜趨勢分析:聯發科憑借天璣8000系列占據六席,但高通的“田忌賽馬”策略或通過驍龍8s Gen4實現反超。
因為根據市場爆料的數據,驍龍8s Gen4處理器的實力很強,CPU由1*3.21GHz X4+3*3.01GHz A720+2*2.80GHz A720+2*2.02GHz A720組成。
X4作為ARM最新一代超大核,專注于單線程爆發性能,而多顆A720則負責多任務處理與能效平衡。
對比驍龍8 Gen3,其砍掉了兩顆A520小核心;緩存方面,驍龍8s Gen4的SLC緩存為6MB,相比之下,高通驍龍8至尊版的SLC緩存為8MB。
可以說這款芯片到來之后,會對中端手機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屆時榜單中,自然也會產生很大的不同。
還有就是平板市場,紅魔電競平板Pro以217萬跑分領跑安卓平板榜,驍龍8 Gen3領先版+主動散熱風扇的設計使其成為移動端游戲的“性能怪獸”。
一加平板Pro(205萬跑分)主打OLED屏幕與跨設備協同,而拯救者Y700 2025(201萬跑分)則以8.8英寸小屏+高刷新率適配閱讀與影音場景,兩者均搭載驍龍8 Gen3,但未配備主動散熱,性能釋放相對保守。
未來展望:OPPO與vivo計劃于4月發布新一代平板,或引入天璣9400+與自研影像芯片,挑戰紅魔的統治地位。
但隨著4月天璣9400+與驍龍8s Gen4這兩款處理器的上市,安卓陣營的性能之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綜上所述,誰能兼顧性能、能效與場景化需求,誰就能在2025年的“芯戰”中占據先機,誰就能被用戶認可。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榜單有什么看法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