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湖北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3萬家,同比增長18.07%,較2019年(7892家)增長了2.8倍。今年力爭超過35000家。“51020”產業集群聚集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萬家,占比80%以上。
【注:“51020”產業集群是指五大萬億級支柱產業(光電子信息、汽車制造與服務、大健康、現代化工及能源、現代農產品加工)、十大五千億級產業、二十大千億級特色產業】
圖源:長江日報
2024年,湖北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至1.34萬億元。湖北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研發人員47.8萬人;擁有有效專利總量47.46萬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11.79萬件,同比分別增長21.9%、22.8%。以占全省企業法人數量不足2%的比例,貢獻了六成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聚集了七成以上的科技創新人才,形成了八成以上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增加值。
下面根據最新發布的《2024年度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百強榜單》,簡單介紹一下。該榜單評選綜合考量企業研發投入、專利成果、產業帶動能力及成長性等核心指標。
百強企業僅占全省高企總數的0.39%,卻貢獻了31.56%的主營業務收入、31.63%的研發費用、31.08%的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平均擁有科研人員770人;年均投入研發費用5.76億元,平均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19件,分別是全省高企平均數的80.54倍、68.85倍。
從行業分布來看,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領域的高企數量最多,達到22家。緊隨其后的是電子信息、新材料,各有16家企業上榜;高技術服務、生物與新醫藥各有14家,新能源與節能9家,資源與環境5家,航空航天4家。
從地域分布來看,武漢以41家(東湖高新區20家)處于領跑位置,其次是宜昌13家,荊州、襄陽各7家,荊門、孝感各6家,十堰、鄂州各4家,黃石、黃岡、咸寧、潛江各有2家,隨州、仙桃、天門、恩施各有1家。百強高企主要集中在武漢都市圈,達到61家。
汽車產業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產業,“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位列我國三大國家級汽車產業集群。嵐圖汽車、東風商用車、東風汽車、東風越野車、東風康明斯等榜上有名。
作為十堰工業的“領頭羊”,東風商用車首次進入榜單前十強,躍居第五。從2021年推出首款L2+級智能重卡產品以來,其上路運營的智能重卡已超千輛,累計安全運營里程超過1億公里。去年8月交付中通快遞400輛東風天龍KX智能重卡,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智能重卡單筆交付訂單。
2024年9月,與清華大學成立商用車智能駕駛聯合研究中心。今年將正式推出第六代整車平臺,以全新極致空間低風阻駕駛室、全新高效智慧動力鏈、全新域控電子電氣架構、全新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全新新能源模塊化平臺為技術特征,覆蓋傳統能源、新能源、智能駕駛全場景需求。
嵐圖汽車是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高端智慧電動汽車品牌,先后推出??嵐圖FREE、?嵐圖夢想家、?嵐圖追光、?嵐圖知音四款車型,2024年共交付85697輛,同比增長70%,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達到26034輛,同比增長59%,全力沖刺20萬輛目標。
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湖北另一大萬億級產業,擁有11家百億級企業,19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9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家上市企業。長江存儲(YMTC)位居榜單次席,這是國內最大的3D NAND Flash(閃存芯片)制造廠商。自研的“晶棧”Xtacking架構歷經四代技術演進,可以實現在兩片獨立的晶圓上加工外圍電路和存儲單元,為閃存帶來更高的輸入輸出速度、存儲密度和品質可靠性
烽火通信(FiberHome)連續三年位列榜首。這是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十家公司于1999年出資成立的光通信企業。從誕生中國第一根實用化光纖(1976)到提出中國前三個通信國際標準,堪稱光通信行業的“黃埔軍校”。
公司技術及產品服務于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40億人口;已在33個國家設立子公司。在巴西、智利光纖寬帶接入市場份額第一;累計向歐洲出口超過4000萬芯公里光纜,是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最大的光纜供應商。
去年烽火通信實現營收285.03億元,同比減少8.44%;凈利潤6.99億元,同比增長38.38%。公司聚焦光芯片、衛星通信、海洋通信等關鍵核心領域,每年拿出收入的12%以上投入研發,最近三年累計已超過百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