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航空家》雜志報道,至少6架美空軍B-2戰略轟炸機從本土起飛,跨越半個地球遠赴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島上的空軍基地。另有多架擔負支援任務的C-17戰略運輸機和KC-135加油機,也陸續抵達該島。更早一些時候,美國“任務與意志”網站3月22日稱,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奉命趕往也門周邊海域與“杜魯門”號航母編隊會合,并增調一批F-35隱身戰機進駐中東。
C-17戰略運輸機(資料圖)
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在胡塞武裝不斷反擊的同時,美國也在不斷加大部署規模。先是美防長赫格塞思下令,延長了“杜魯門”號航母在紅海的部署時間。然后遠在亞太的“卡爾?文森”號航母,也正在快速趕往紅海。時隔半年,美國雙航母再度壓境中東。而這還沒完,一些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顯示,美國空軍的F-35A戰斗機,也已經部署到了中東。現在,大批B-2轟炸機的身影,出現在印度洋海域,很難不讓人懷疑,美國正在醞釀一場高強度的局部沖突。
調停俄烏沖突無果、軍事計劃泄密……接連爆了“大雷”后,丟了面子的特朗普決定從中東把面子找回來!眾所周知,中東也是特朗普政府戰略經營的重點區域之一。而被視為中東“扛把子”的伊朗,也是美國的重點關注對象。特朗普近段時間的一系列操作,也是再次將伊朗推上了風口浪尖。前段時間,特朗普就因為伊核協議的問題,對伊朗發出“沖突威脅”的最后通牒。白宮發言人公開表示,如果伊朗不簽協議,美國就會發起軍事行動。
如果美伊要通過胡塞武裝而大動干戈,特朗普絕不會有任何猶豫。外界都評價他稱“精明的商人是不會通過沖突解決問題”,但商人在意的是成本,而非手段。如果一場沖突,可以讓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地區甚至是全球市場的定價問題,何樂而不為呢?前幾天,特朗普剛剛對委內瑞拉進行“次級關稅”制裁,對待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也是不允許伊朗出口石油,這不僅僅是要斷絕經濟來源,更是要配合美國對石油、天然氣的定價。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石油出口若被“歸零”,將鞏固美國對石油定價權的掌控,配合對委內瑞拉的制裁,進一步擠壓競爭對手,想要實現這一點,軍事威懾是成本最低的手段。如果真的開戰,伊朗勢必會發起報復,包括但不限于襲擊中東美軍、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甚至觸發代理人沖突,將美國拖入泥潭,而且美俄關系微妙變化也難免影響美國決策。只不過,如今的中東本就處在臨界點,即便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往往雷聲大雨點小,但軍事誤判風險始終存在。
根據年度計劃和中國、伊朗、俄羅斯達成的共識,三國海軍部隊在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區域,組織了“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此次聯演以“共創和平與安全”為主題,三方共派出10余艘艦艇及特戰分隊、潛水分隊等兵力參演,圍繞聯合反恐反海盜典型場景,開展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等多個科目演練,有效檢驗參演兵力戰術指揮協同和聯合行動能力,深化了各參演國家間的軍事互信和務實交流。
伊朗石油(資料圖)
中伊之間的互動,釋放著一個鮮明的信號:沒有哪個國家,有權把另一個國家從世界上孤立、分割出去。恰恰相反,伊朗作為發展中國家的重要一員,也在推動構建新型國際秩序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中國也一直是伊朗參與和融入多邊合作機制的積極推動者。中國、俄羅斯等國推動伊朗更多參與和融入國際多邊合作,并不僅僅著眼于一個伊核問題,而是在幫助伊朗融入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大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