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 AI 應用企業的爆發式增長與創業者的明智選擇
最近,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發表了關于AI應用企業的觀點,引發了創投圈的熱議。朱嘯虎以其一貫直率的風格,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論斷:“創業公司不要浪費一分錢訓練底層模型”,而是應該"全力擁抱開源模型"。這一觀點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AI應用企業的春天:數據說話
朱嘯虎在演講中分享了一個令人振奮的現象:最近6個月,他觀察到中美不少AI應用公司的收入開始快速增長,“每周環比增長10%以上,月環比增長20%以上”。這些公司通常只有十幾個人的團隊,卻能在6到12個月內做到千萬美元的收入規模。
這種增長速度讓朱嘯虎想起了移動互聯網早期的"百團大戰",他認為AI應用已經進入了"iPhone3時刻",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意味著爆發式增長即將來臨。
他強調,AI應用正在經歷從技術驗證到商業化落地的轉變,“很多垂直場景,包括客服端、銷售端、會議紀要端、營銷文案端、語音教學端,都已經達到PMF(產品市場匹配),實現商業化”。
朱嘯虎的"套殼應用"論:技術壁壘的迷思
朱嘯虎在中關村論壇上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所有的AI應用都是套殼應用”,他說,“說有壁壘是忽悠人的,所有的能力都來自于AI之外的苦活累活”。這一觀點引發了廣泛討論,但同時也揭示了一個深刻的行業真相。
技術壁壘的幻象
朱嘯虎認為,AI應用的核心能力主要依賴于底層大模型(如DeepSeek等開源模型),技術本身并無絕對壁壘。因此,所有AI應用均可視為"套殼應用"。他指出,聲稱擁有技術壁壘的企業"是忽悠人的",因為模型能力的提升更多來自開源生態而非單一企業。
這一觀點與移動互聯網早期的情況頗為相似。朱嘯虎回憶道,“當年大家看不起滴滴,看不起餓了么,看不起小紅書,在A輪的時候我們分給別人,都沒人要”。他認為,今天對AI應用的質疑與當年對移動應用的質疑如出一轍,都源于對新興技術的不理解和對商業模式的低估。
長期壁壘的構建路徑
朱嘯虎特別強調了編輯與整合能力的重要性,而非生成能力,這進一步說明了AI應用壁壘的真正來源。
訓練底層模型:創業者的燒錢陷阱
開源生態的崛起
朱嘯虎指出,隨著DeepSeek的出現,開源生態將主導基座模型。他特別提到,“DeepSeek完全不考慮商業化,甚至把用戶都讓給生態,才能讓合作伙伴迅速堅決的全力擁抱DeepSeek”。這使得大廠如騰訊能夠迅速成為DeepSeek開源的最大受益者。
底層模型訓練的成本考量
朱嘯虎提醒創業者,訓練底層模型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計算資源。他解釋道:“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成本非常高,數據量越大,對數據傳輸的帶寬需求就越大”。
機會成本的考量
更深層次的是機會成本的考量。朱嘯虎認為,創業公司寶貴的資源應該用于構建差異化產品和滿足客戶需求,而非追趕大廠已經占據主導地位的底層模型訓練。他強調:“我們一直在建議創業公司不要浪費一分錢去訓練底層模型,全力擁抱開源模型,全力擁抱這個API”。
商業化優先
朱嘯虎強調,"商業化優先"是當前AI創業的關鍵策略。他認為,“過去五六年,他感覺也是在走相似的路,SaaS軟件、元宇宙、大模型,開始熱點非常高,然后很快被證偽,‘又在死亡谷了’”。他提醒創業者,要避免過度追求技術而忽視商業化能力。
"AI不夠人工補"的商業模式
朱嘯虎提出了"AI不夠人工補"的商業模式,強調在AI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通過人工介入來保證交付質量。他認為,這種模式更適合中國創業者,因為中國團隊在AI落地能力上具備全球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